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西寨小学 贾翠萍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现行的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体系,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呈现螺旋式结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数学课堂教学正好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促进课堂数学的多元化。
【关键词】:数学学习 . 网络资源 . 整合应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感悟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相关的资源,比较研究之后,将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迁移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完善自己的课堂;借用网络资源,帮我们共同解决探究新知中的“瓶颈”问题。学会让网络资源为自己的课堂打造“亮点”
一、让数学学习突出一个“乐”字。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看到一个普通的现象,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学习数学轻松自如,喜欢上数学课,爱学数学。而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吃力的学生,怕数学课,怕写数学作业。分析原因,我认为这部分学生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脑子不灵活,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学习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久而久之,面对每天的数学作业,就产生了恐惧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出现了漏做、抄袭。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应突出一个“乐”字。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的轻松,感悟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1. 正确掌握“新授内容”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的认知目标。
作为教师,在备课时,先弄清楚学生的知识储备,再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很重要。即先了解学生,后了解教材,再设计教案,最后实施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收获,课堂中的一个个小的目标的实现,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
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中提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比大小》,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分别是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演示、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为了轻松的达到三维目标,课堂中我设计了“用眼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动手涂一涂,建立“形象比较”模式”;“动手操作,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应用已学,深化认识”;“快乐驿站”等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展示,都离不开图文并茂的ppt课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完成以上的活动,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分母相同时,看分子,分子大的比较大;分子相同时看分母,分母小的比较大。学生亲身参与了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过程,理解了比大小的规律。
3.善于总结规律,建立“数学笔记”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