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重难点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比较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小学生的特点是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事物。传统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乏味。若将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的不足。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使过去教学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将得以解决,又能很好地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如:教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时,它的重点是: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难点:理解“1时=60分”。如果教师只是利用一个钟面模型进行讲授,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如:小兔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龟兔赛跑的形式演示时针和分针),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几时、几分的特征,知道1时=60分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的能力。还有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特别是在方格纸上平移,教师在讲授时与学生在学习上很难直观地发现,所以在教学时为了训练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利用信息技术在制作动画课件,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平移、旋转现象用课件演示,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了解到知识,还有在方格纸上平移是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在过去的教学中很难比较直观的演示,学生也不好掌握,但是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图形在方格纸上向不同的方向平移,然后再在自己的方格纸上动手操作,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应用信息技术,多方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教育正在进行着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小学数学课标》也指出:要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过去的数学教学只靠教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学习知识面和手段都比较受限。但是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可以改变以往这种单调的模式,同时又能借鉴其他学科知识结合数学教学,更能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许多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自学知识;比如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把不懂的知识做上记号,然后上网学习。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对课堂中没有学到的知识,或者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特别是现在平板(ipad)电脑进入课堂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在数学课堂上展示图象、解题,。关键也能给学生建立电子书包,减负学生书包超负荷的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我们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突破重难点,也打破了校内与校外的课程资源界限,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了载体。但是它只是辅助教学工具,而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所以只要我们正确、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能真正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效率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