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学生分组学习,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分组探究,团结协作,找出完成任务的多种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探险究教程中,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启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自身的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配合的意识。如果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老师指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后学生在团队的努力下,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良好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 采用分组学习, 表扬评比的评价机制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完成的每一个任务,都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路进行设计来完成的,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动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要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学生作品不可以靠主观打分来评价作品的优秀与否,而是要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找出优秀作品。通过这种方式交流,可以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审美水平,增进学生互相交流意识。
(五) 使用多媒体网络,构建网络教学体系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自己电脑上共享一个文件夹,学生完成作品后,统一上传到教师电脑中,以便在作品评价过程中,进行展示讲解。教师在课程中讲解完教学任务后,可以将教学课件、任务所需教学资料等文件复制到共享文件夹中,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使用相关资料进行作品设计。
五、 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我要学转变为我想学。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以往被动学习转变成现在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任务需要根据我校学生专业情况进行准确定位。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课程教案,同时还要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出可操作性强,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所要完成任务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任务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在创建交互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探讨,使学生真正容入课堂中,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建议,通过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觉得教学内容多,而教学课时比较少,因此课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知识点讲解过多,留给学生实际操作时间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无法完成掌握所学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讲解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操作细节由学生来完成。任务驱动法使用案例引出相关知识和技术,教师根据案例讲解基础知识点和操作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提高了实际操作水平。教师将课程中知识点融入案例中,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