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7: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通城关刀中心小学  吴彩虹
内容摘要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让学生尽可能多读书,拓宽阅读的视野,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掌握会读书的本领,为终身读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学习的强者,社会发展的主人,这是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进入网络信息社会,阅读成为人人必备的生活技能,谁的阅读能力强,谁就能把握最新信息。正如课程标准所说,“阅读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因此,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学习的强者,社会发展的主人,这是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任务。
    纵观教师们的阅读教学课堂,浏览老师们撰写的教学反思,我觉得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反思与探究: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如何落实?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则应当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可是,在展示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师“牵”着学生向前走的课堂。在有的课堂中,教师有极强的表达和表现欲望。教师成为课堂中的“语霸”,教师控制着课堂的节奏和时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失去了活动的天地,学生只是教师提问的“应声虫”。从语言到精神,教师完全控制了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却是低效率的。
也许是迫于比赛的压力,为追求“稳妥、稳健”,老师们不敢放开。也许在平时的课堂里,在家常课中,老师们并不是这样,此时只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大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反思。这次在刘永丰、向振华、昌丽、朱君仪等老师的课堂中所体现出的以学生为本,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在自主地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思想很值得我们借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7:23:49 | 只看该作者

二、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哪里?
阅读教学,对于许多老师来说,首先遇到的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根据年段目标和课文特点,把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弄得十分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就小学阶段来说,主要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如,低年级侧重在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学习积累词语上。中年级进而通过朗读、默读,合作交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在大量阅读中提高感受和理解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快速浏览,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习探究性阅读。但是,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不能割裂开来,逐一培养,而应既有所侧重,又能整体推进。
但我们往往难以把握。在这次阅读教学展示的课堂中,这样的现象同样存在。读的起点在哪里?不知道。于是,读便成了没有目的的读,没有要求的读,没有设计的读,读得很泛,然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思的起点在那里?也不清楚。于是,课堂提问便不着边际,学生的思维有时候很乱,不知道从何说起;有时候很“短”,零零碎碎地想,零零碎碎地说。这样的教学环节,显得时效性不高。我们要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读在最应该读的地方,思在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上。
那么,我们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
一、要加强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只有有直接面对文本,潜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的感受。阅读还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其特点是独立性、个体性。这一过程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取代不了,必须靠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心智。在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回归常态,沉浸其中,真正读进去;要给足时间,使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要加强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极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要加强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再进一步,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创造性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7:23:54 | 只看该作者

探究要围绕“语文本体”,应是多层面、多角度,甚至是有创意的,不仅探究文章写了什么,探究其人文价值,而且探究是怎样写的——欣赏、评价好词佳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二、注意阅读教学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上,“整体——部分——整体”是最基本的教学教程。
先是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交流初步感受,提出问题、困惑。再是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按下来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的写法。最后是适度拓展。如开展相关阅读,进行灵活多样的小练笔。我们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又要针对不同课型、不同课文,探索简约、有效的教学模式。
2.在阅读技能训练上,要加强朗读、默读、诵读。
朗读,首先是读正确,即字字读准,包括生字、轻声、变调、儿化等,还要重视纠正地方音;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重复字句;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读正确非一日之功。在训练朗读的初期,要把重点放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上。在每篇课文的朗读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平淡到读出感情。
默读,在日常阅读中最有用。在学生有了一些朗读的基础之后,就要加强默读训练。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要在逐渐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指导学生逐渐学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把读和思,把阅读和获得个人感受、提出疑问结合起来。
诵读,特别适用于古诗文的理解,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
3.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重视精读,又要重视略读和浏览。
精读,要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整体把握,重视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因此,阅读教学要从整篇入手。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阅读后感受,切忌肢节课文。只有整体把握是不够的,还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味积累的能力。精读教学还要重视引导借鉴,从读学写。由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
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探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更接近于平常读书、读文章,以了解大致内容为主要目的。略读能力要从三年级开始培养。
浏览,指大略地看。多用于平时消遣性阅读,如读报、看杂志、上网,以增加知识、见闻。浏览一个重要目的,是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与需要无关的略去不看,相关的比较认真地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为我所用。
三、教师的导与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课改中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中“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导”。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之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做共同学习的大朋友,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要在学习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教师要导读、导学、导思、导练。比如,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老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老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共同探讨;对于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引导发现、习得;对于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老师要做到必要的、精要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是一种指导,能积极地影响学生由接受走向发现。教师的导,要落实到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生成,逐渐建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
对知识的看法,有一种错觉,以为新课程不太需要知识了。我们要在思想上十分明确,知识是必需的,否定知识,课程便不复存在。关键是学习哪些知识,怎样获得知识。知识要不断地除归布新,要学最必须的、先进的知识。像汉语拼音、认字写字的知识以及词句段篇等基础性知识,怎样听、说、读、写等策略性知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综合性学习等必需的新知识,都应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学之中。知识的获得,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耳目相传,甚至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语文课改倡导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
四、要读写结合
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学景的文章,要体味如何借景抒情;写事的文章,要体会如何记事传情;写人的文章,要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要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品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是跛脚的阅读教学。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让学生尽可能多读书,拓宽阅读的视野,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掌握会读书的本领,为终身读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确定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科学合理的落实阅读教学全过程,给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那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便指日可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2: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