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班班通”的尝试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班班通”的尝试与思考
利川市谋道初级中学  黄国元  
  摘要: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班班通”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败。也发现数学课件也确实存在着使用不当、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班班通”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直观高效,情境创设、误区及建议,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 我们乡村中校成为了受益者。2013年秋期开始,我校各班均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多媒体进入了每一个教室,从此,告别了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的历史。使用“班班通”近一年,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随之在变,“班班通”的优势不断凸显。因此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合理利用“班班通”,充分利用它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因素,才能不断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班班通”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败。也发现数学课件也确实存在着使用不当、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方探讨,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对“班班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班通”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在情境创设中应用班班通,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一堂好的数学课,只有创设好的情境,才能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一节课如果在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么这样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班班通电教手段,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来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融入学习气氛中。例如:在教学“抽样调查”一课时,首先出示这样的情境:先用“班班通”演示一对母子的谈话,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署假的一天,家里来了几位客人,母亲叫儿子去买10根带巧克力味的冰淇淋。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  
“是带巧克力味吗?”母亲问。  
“全部都是!”  
“你这么肯定?”  
  儿子递过袋子,兴奋地说:“我每根都尝过啦。”
母亲一看每个巧克力的包装都拆开了! 
学生看了觉得非常有趣。由于多种媒体的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师随即引入课题——一抽样调查。这样的班班通情境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这样可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从而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和情感的陶冶起到一举多得的好效果。  
(二)、在新知探究中应用“班班通”,能让学生最直观、最高效地领会新的知识  
1、用“班班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些知识老师在教的时候难于入手,学生在学的时候也难于理解。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单凭老师口授言传就显得的点力不从心。这时,如果应用“班班通”,使难于理解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学生就更容易通过观察来进行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33:28 | 只看该作者

如讲轴对称时,可展示对折后重合的相关图片,学生就能明白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是怎么回事。在讲中心对称时,应用课件,让图形旋转,从而与另一图形重合,学生很容易理解旋转180°后与另一图形重合为中心对称。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演示将一个多边形从同一顶点出发分成三角形的情况,就能让学生知道这些三角形的内角总和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和,轻易推导也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这个内角和公式……  
2、充分利用课件,突破重难点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还不很强,重难点难于突破。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恰当地应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抽象知识,是学生直观形象的吸取知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梯形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的,因为这个旋转过程很难想象,设计课件时我让电脑是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后,我再请学生看着演示讲一遍割补过程,然后用语言来表达,这样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的融会贯通,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利用“班班通”,帮助学生探究质疑  
初中数学中很多问题都需要学生质疑,特别是在自学以后,往往会提出的疑问,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反思等环节的调控,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够将教材与其他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两列火车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掌握这种类型比较困难,因为从开始相遇到完全离开,出现了路程上的加减。通过应用“班班通”进行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从相遇到完全离开某一位置的相对运动,确定一列车经过的路程,学生再相互探究,得出火车从开始相遇到离开,经过的路程为两车长之和。同样的道理,追击问题也能通过“班班通”演示来帮助学生质疑。  
4、应用“班班通”,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  
必要的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数学课中,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究知识点,但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却是个未知数,只有通过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目,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教师获得第一手反馈信息。所以,要利用班班通,安排相关题型让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技巧。这方面,班班通能发挥更大效能,增大练习容量,扩展学生知识面,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
二、“班班通”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33:32 | 只看该作者

  1、盲目追求媒体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班班通”而使用“班班通”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班班通”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的合适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2、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层次性
  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过分追求“短、平、快”,忽视展现思考过程
  在“班班通”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而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因为,这样做虽然节省了课堂画图的时间,但是学生看不到图形、图像的成图过程。不了解思考的过程,学生就不能独立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4、过分追求教学材料的直观形象,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班班通”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班班通”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33:3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班班通”直观形象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思维活动积极化,形成感性形象,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高度,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如果过分依赖直观形象材料,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势必会延缓这个过渡,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班班通”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班班通”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班班通”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班班通”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班班通”的干扰,应该认识到“班班通”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各环节中,科学、合理、恰当的运用“班班通”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这样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方法,促进学生自觉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