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当前中小学使用“校讯通”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当前中小学使用“校讯通”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摘要:“校讯通”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中小学家校沟通的首选方式,但在使用中也存在系统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沟通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全面性、家校互动不够、沟通缺乏计划性、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等诸多问题。要真正发挥校讯通家校沟通的实效性,教师家长要转变观念,形成共识,要充分发挥“校讯通”的各项功能,有选择地群发短信,多发个性短信,多考虑家长感受,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家校联系方式。
关键词:校讯通;家校沟通;改进建议
“校讯通”是一种通过移动短信技术,并融合语音与网络技术搭建的用于家校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信息的平台。它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语音+网络+短信”的沟通模式,其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家校互动、亲情电话、平安短信、网站辅助服务等。利用这一平台,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有效地解决家校之间沟通难的矛盾与问题,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随时随地的帮助,给学校、班主任与家长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沟通渠道。“校讯通”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搭建了一座以“学生”为中心的桥梁,使得家校联系、家校合作更加快捷、有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校讯通对家校协同教育的推动作用
(一)校讯通为教师插上了一对丰满羽翼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辛苦的,随着校讯通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作业详情,清楚告知;发送成绩,合理分析;表扬优秀,树立榜样;发现问题,准时通告;温情问候,心灵慰藉;紧急通知,及时发送;教育沟通,随时随地。所有这些繁杂的工作,因为校讯通的出现,而开始变得简单快捷。 在指尖轻轻触碰键盘的那一刻,教师便为自己心灵插上了一对隐形而又丰满的翅膀,这对翅膀让其在最短时间内飞抵家长身旁,及时而有效地汇报情况,解决问题。并且校讯通网站上诸多教育专家的论坛,众多教师和家长的教子心得,都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依据。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当传播者,把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案例,编成文字,放到校讯通上共享,也可以与专家或家长开展实时有效的交流,进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校讯通为家长打造了一双金睛火眼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孩子在家对学校的事情只字不提,或是遮遮掩掩。其在学校到底何种情况,家长只是一知半解,或是全然不知。想给老师打电话,但怕耽误老师时间,拿起电话又放下。到学校去了解情况吧,往往看到的只是暂时现象,不能有一个长期而又客观的评价。而校讯通的出现,直接或间接的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仿佛增添了一双火眼金睛,瞬间便能看到身在校园中的孩子,从而在其回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监督或是鼓励。同时,也可利用校讯通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以便老师在校对其孩子加强教育。另外,校讯通也是家长向学校或老师获取家庭教育帮助与培训的有效渠道。家长通过教师的日常指点以及实时交流,在提高个人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校讯通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得力助手
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家校互通”板块向家长发送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活动通知等等。即使是假期,也能最好的传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对于教师的管理,校讯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办公”板块设置合理到位,各个年级、群体发送、个人发送等等人性化周密化的设置,使学校在信息传达时方便快捷。传达通知、通报考勤、奖惩优劣,管理者在手指敲击键盘的瞬间,就如同召开了一次次电视电话会议,极大减少了工作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校园管理资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13:22 | 只看该作者

二、 中小学在“校讯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但随着“校讯通”的推广、应用,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这一“业务”,“校讯通”缘何“叫好不叫座”呢?
(一)以短信为主,系统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
“校讯通”其实是一个系统庞大、功能多样的信息交流平台,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语音交流、网络交流和短信交流。但目前大多数学校只利用了“校讯通”的短信功能,主要是:学校通过“校讯通”向教师或学生群发送通知和公告;教师通过“校讯通”向学生家长发送班级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考勤回馈等信息;家长通过学校和老师所发的短信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校讯通”的语音功能和网络功能在多数学校几乎没有使用,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沟通作用,造成了平台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沟通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全面性
家校沟通的内容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因此,家校沟通的内容应该涵盖孩子的思想道德、知识学习和身体健康等各方面,与学生成长、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包含其中。可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及沟通主体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沟通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从内容上看,“校讯通”短信主要是学校活动通知、作业布置情况、考试成绩公布等价值不大的内容;从形式上看,以群发短信为主,而家长所盼望的专门针对单个学生的个性化短信十分稀少。
(三)家校互动不够,沟通多数是单向的
由于一些家长工作繁忙或能力欠缺,“校讯通”在多数学校只是教师向家长发送有关学生在校情况的信息,家长通过“校讯通”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很少,和教师实时互动的就更少。这样,本应双向互动的家校交流变成了“一厢情愿”的发送,久而久之,这一平台就失去了沟通的实效性,也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四)以问题解决为目的,沟通缺乏计划性
从组织管理上讲,家校沟通可分为两种:偶发性和计划性。偶发性的家校沟通是指家长或老师在发现学生思想或学习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后,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以谋求解决,或者是偶遇后进行的短时间交流;计划性的家校沟通是指定期的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合理计划是家校之间持续、良好沟通的有力保障,但现实中,老师和家长一般在学生成绩下降时或学生犯错时才和对方联系。这表明,现阶段的“校讯通”的使用还多停留在“问题解决”的层面上,只有出现“问题”时才能够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才激发他们的沟通需求。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目的被动的沟通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问题解决了或者缓解了,沟通也就随之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导致沟通没有持续性。
(五)异化成“告状通”,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
在不少学校,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上学迟到、作业没交、成绩下降等情况,教师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校讯通”告诉其家长,让家长加以管教,“校讯通”俨然异化成为了“告状通”。有些老师只报“忧”不报“喜”,学生只要在学校犯了小毛病,回家总逃不了挨骂。教师将本属于自己份内的教育任务推卸给家长,这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一些小孩每天回家总是提心吊胆,心里默念“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还有的小孩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思进取,给其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校讯通”还可能被老师和家长用作督促学生在课外进行超负荷学习的有力武器,剥夺了他们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学生会感到压抑或郁闷,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校讯通”上。
另外,一些学校的“校讯通”具有考勤功能,每次学生进校和离校只要一刷卡,家长就会收到短信,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进校什么时候离校。这项考勤报安功能能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但不少学生对此却十分反感,他们把这项业务看成是“新型的临控器”,认为这是对他们自由的限制。这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13:26 | 只看该作者

(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校讯通”,忽视了其它沟通方式
很长时间以来,家访、家长会都是家长与老师的主要沟通方式,并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了“校讯通”之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利用它的短信群发功能,轻轻敲下键盘,问题就解决了。至于结果如何,那就是家长的事了。如此便捷,还需要打电话或家访吗?“等不来老师的电话,更没有老师的家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就是‘校讯通’发来的几条短信。如果没有家长会,半年甚至一年都见不上老师一面。”有位家长边摇头边说。虽然造成家访日渐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长们反映,有了“校讯通”后,原本就处于‘稀缺’状态的家访,变得更为罕见。
(七)经营有垄断性,监管不到位
“校讯通”这一业务目前只有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可以开通,但很家长因为不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卡而无法使用“校讯通”,这在某个层面上出现了教育中的不公平,使用“校讯通”的学生家长很容易地就收到老师的短信而相互沟通,而没有使用“校讯通”的家长就无法与老师及时、便捷地取得联系。同时,由于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在推广“校讯通”时一些地方操作不规范,有的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开通”了,有的功能项目收费不合理,有的存在老师拿回扣强制推销的现象等。这些现象没有让家长“明明白白消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家长对“校讯通”的反感。
三、对当前中小学使用校讯通的改进建议
如何更好的发挥“校讯通”的作用,尽量减少弊端呢?
(一)有选择地群发短信
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辅助手段,教师在应用中需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尤其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少发送“告状式”短信。当然,学生的异常行为、错误行为,教师需要关注,但不是联合家长进行保姆式的管束和传道士式的说教。群发短信时,建议老师从多方面考虑,如发送学生每天的学习内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以及家长辅导作业的方法等;公开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好风尚或匿名批评个别不良现象;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问题,传授正确的家教方法;发送生活、学习中的温馨提示等。
(二)多发个性短信
编写个性短信,如学习评价、德育评价等是家长特别期盼的。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每个学生。我们可以试着每天观察几个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情绪、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并将这些信息发给家长。这样,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每位家长都能收到这样的个性化短信。如:“小辉家长:您好,最近您孩子比以前有礼貌了,学习也比较努力,学习习惯有了较大改善,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同学们也说小辉变了,希望您继续配合学校,给予鼓励与监督,使孩子能够更进一步。”
(三)多考虑家长感受
关注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兼顾家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心情,既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联系家长,也不要为了凑数而发送一些“垃圾信息”。如果学生有了进步,教师最好选择在下午向家长汇报,让家长一整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有位家长曾这样说过:“今天得知孩子的进步,比我挣多少钱都开心!”如果是反映孩子存在的问题,最好选择合适的时机,比如周末,以对家长和孩子都合适的时机为好。此外,表达要讲究技巧,多用“三多”原则与家长交流:多一份关心的话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多一些理解的情感。这样,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
(四)兼顾其他家校联系方式
“校信通”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家访等其他家校沟通方式。学校和教师应采取多种办法拓宽与家长的联系渠道,包括家长会,教师家访,家校联系卡、电话沟通、请家长来校进行个别辅导等。
多年实践证明,教师家访最受家长欢迎。可以说,无论多么先进的电子手段、多少条短信,都无法代替一次人性化的家访。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家访都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方法。通过家访,教师能够发现许多隐性信息,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家庭成员间不同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文化气息、经济情况等,而这些往往就是学生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可以对症下药,实施有效教育。交流中,家长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如学习、交友、兴趣、新情况、新变化等。通过沟通,双方可以增进了解,消除误会,达成共识。这些不是简单的几条或十几条短信能够达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