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渗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3:1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渗透
何万菊 四川省安岳实验小学教师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如今的小学语文课程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充盈。语文教师曾经的“一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式”教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如今的教学新篇章,学生对知识的更多渴望、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多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
审美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创美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促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从其实质来说,审美教育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个途径,在我们今天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基本职能是通过审美实践,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训练获得的。人们欣赏音乐,是有“音乐的耳朵” ,欣赏造型艺术要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欣赏小说,要有借助语言进行艺术想象的能力。因此,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有艺术修养的人”。利用语文学科实施审美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因为中小学语文课中的美的因素十分丰富,许多诗文多方面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婀娜多姿的美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像蜜蜂那样,广泛“采集”这些课文中蕴含的美的“百花”,精心“酿造”出审美教育的“甜蜜”,培养新世纪所需的英才。
面对一篇美文,要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可以采用以下施教方法: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助认识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电脑 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丰碑》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再如《第一场雪》一文,雪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了它的美和作用,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照》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火烧云》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晚霞,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3:12:13 | 只看该作者

二、  图文并茂,体会丰富多彩的自然美。
文学作品的阅读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把文字转化为浮现在脑海中的印象。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描写自然美的散文时,我们在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充分展开想象,去神游一座座山峦,去跋涉一条条江河,一次次领略山林河川之美。比如教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诵,边展开想象,在听读过程中,将语言文字在大脑中形成流动的画面,眼前便会出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几个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到生机盎然、清新明丽的春天之美。学习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同样可让学生领略到“神姿仙态,如情似梦”的甲秀天下的桂林山水之美。学习峻青《海滨仲夏夜》,可让学生陶醉于天空红霞似燃的绚丽美以及大海波涛千倾的壮阔美。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可欣赏到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冬日里的济南山水独特的美。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可“流连”于琅琊山的四季美景之中。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便可神游洞庭湖,饱览湖光山色之美……这类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所展示的自然美,渗透出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因而便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同时也能陶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三、   配乐朗读,感受精妙的艺术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叙事抒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中的美,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美。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语言艺术美体现在语言的表现美、鲜明的形象美、各具特色的结构美、情境交融的意境美、竞放异彩的风格美等方面。通过含情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汉语词汇丰富,语言优美,绘形摹声,表情达意,无不精细而形象,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比如,看似极普通的汉字,一经诗人、作家的巧妙组合,就会跳出美的节奏,回荡起美的旋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指导学生进行‘美读’,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乐声中,感受毛泽东笔下的北国风景之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着重指导词中标点符号的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使其在朗读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掌握停顿,感受到快慢相宜的节奏美;指导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重音读法,使其感受到朗读时的力度美。指导学生用平缓凝重的语调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句,感受语言的朴素洁净美,用由缓到急的浑厚语调读“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几句,感受到气象雄伟大气磅礴的意境美,领略作者博大宽阔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美。从“山舞银蛇”句中感受形象的优柔美,从“原驰蜡象”中感受到奔腾的壮烈美,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作品美的语言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语文课中,小说、戏剧通过艺术描绘,塑造出了大批体现美的艺术形象,通过朗读,也可让学生感到各种美。如指导学生朗读小说《孔已己》,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孔已己可怜而可鄙的形象美。如学习戏剧《威尼斯商人》时,指导学生朗读,可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安东尼奥慷慨仁厚、尊重友谊和鲍西亚见义勇为、珍惜友情的群像美。
优美的散文,往往创造出许多美的意境,通过指导朗读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如学习《白杨礼赞》时,利用配乐朗读可让学生准确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抗日军民的团结向上的意境美;又如学习《桂林山水》可使学生感受到作品赞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的意境美;又如学习《荔枝蜜》,可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构建的创造甜蜜的生活的意境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3:12:18 | 只看该作者

四、   诱导思考,理解感人的社会生活美。
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点:“美是生活”,而课文对社会生活的展示更是丰富而深刻。更能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铸造美的心灵。学习这类课文时,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爱国精神的高尚美,伟大友谊的真挚美,美丽纯洁的爱情美,血浓于水的亲情美。如学习陈毅的《青松》,经过诱导思考,学生便能理解到体现革命前辈身上的英勇不屈、百折不挠英雄气概。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就可理解白求恩的高尚的人格美。学习《“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便可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敬业奉献的精神境界美。学习《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便可感悟到师生情谊美,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背影》、《散步》、《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里的爱》等,便可感悟亲情美。记得学生阅读《平分生命》,好多孩子眼里闪着泪花,那是感动的泪水,是心灵的震撼。  
五、入境动情,获得情感的陶冶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夜莺的歌声》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夜莺机智地同敌人进行斗争的经过,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小夜莺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青山绿水的画面,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再加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学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轻唱,从学生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蔡元培先生所说,语文的“美育”,应使学生“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慧”。利用语文教学实施审美素质教育,具有音乐课和美术课的审美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求利用语文教学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规律,认真地扎实开展审美素质教育,为培养大批具有高水准审美素质、能创造美好人生的人才贡献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2: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