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初探
摘要:“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第一学段中提出“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样既加强“空间与图形”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空间与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信息技术;应用
一、信息技术强化“图形的认识”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低年级段确定图形的认识了有如下具体的目标:
(一)、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四)、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五)、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六)、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七)、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我们知道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所表现的理解能力,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主要是要调用各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认识新知识。因此,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最佳的学习动机。结合本地区所使用的教材这些内容,我们想让处在这一学段认知水平的学生认知这部分内容是有一些难度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
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的实际事物中清晰的抽象出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我们列举出了具有三角形特征的物体,如“红领巾、三角形小旗、道路警示牌”等,通过课件展示出这些实物,然后从实物上动态抽象出三角形的形状,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数学知识。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最佳的学习动机。
再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这一课时,对于一二条棱长度的特点,部分学生不很理解,建立不起空间概念.教师可以应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色彩,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所以在观察长方体的棱的长度时,课件先显示一长方体的框架图,再把它的三组棱逐个闪动,最后把三组棱同时闪动出来,让学生自己总结(根据一二条棱的长度不同,分成三组,每组有四条)。这样通过直观动态的画面,渲染了气氛,优化了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对“棱”这一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