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统计表:桐乡市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 2007-5
月份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平均气温(℃)
| 3
| 6
| 10
| 15
| 18
| 25
| 28.5
| 28
| 27
| 21
| 11
| |
师: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
生:统计图。
展示统计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条形统计图,那这个是什么统计图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二 新课学习
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
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生: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数据。
生:1~7月气温逐渐上升,7~12月气温逐渐下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折线从下往上的就是上升,从上往下就是下降。
生:我知道了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
生:我发现五、六月份温差大,还有十、十一月份温差最大。
师:温差大是什么意思?
生:在这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很大,如十月是21摄氏度,而十一月只有11摄氏度了。
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生:可以从具体的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师:你们真善于发现,从这张气温统计图上不仅知道了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还看出了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觉得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 联系实际,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其实一年的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用电量、用水量,羽绒衣的销售量、空调的销售量等等。去年我们桐乡苏宁电器空调销售最多的月是700台,最少的月份是40台。结合我们的气温变化统计图,请你制作出一个大概的折线统计图。
桐乡苏宁电器2006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
交流展示:
师:你是怎么画的,阐述你这样画的理由。(你把700台的月份定在哪个月,40台定在哪个月,为什么?)
生:我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气温最低,空调销售最少,7月气温最高,所以空调销售最多。
生:我也是按照气温的变化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和12月气温很低,很冷的,空调销售应该比较好,7、8月份很热,销售也是很好的。最低的是4、5月和10、11月。
生:我最高的月是12月,接下来的1月很冷,人们早做准备,而且12月要年底了,搬新家的人也比较多。最低的是1月,因为上个月12月已经买过了。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做出大概的判断。
老师收集了2006年苏宁电器1~12月的销售统计表,请你再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真正的折线统计表。
桐乡苏宁电器2006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2007-5 月份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数量(台)
| 440
| 280
| 60
| 40
| 200
| 320
| 700
| 600
| 350
| 250
| 110
| | 交流画统计图的步骤,结合所画的统计图,你给销售经理提点意见。
学生回答略。
三 运用中感知特点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
402班5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姓名
| 张伟
| 王东
| 方林
| 俞凯
| 李明
| 身高/厘米
| 135
| 138 | 140 | 136 | 145 |
某同学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 年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身高/厘米
| 128
| 134
| 139
| 143
| 150
|
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谁矮了。
生: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显示他的身高变化。
师:所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话,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如果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
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
同学们都笑了。
四 小结并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Excel表格中有很多种统计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
反思
一. 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统计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外地游客需要了解的本市一年平均气温,以及紧密联系生活的空调销售情况,最后选取学生的身高,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关注统计的数学价值。
新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我们特别将理解数据的合理性,根据统计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教学重点。在了解和分析了本市一年的平均气温后,让学生根据气温的变化做出大概的空调销售统计图。事实证明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合理的空调销售统计图,并能够结合统计数据的意义,主动联系生活经验去解释说明。在对自己设计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了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广阔空间,他们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做出积极判断。在对销售经理提意见时,学生能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策略,使学生体验到统计的现实意义。
三. 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
原来设计中由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例题作为学习材料。通过试教,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设计限制了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动性,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且思维含量很低。“数学是思维的艺术和体操。”一堂缺少思维的数学课,即使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再默契,也算不上一堂好课。因此,我们重新选择了学习材料,力求让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能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首先,让学生根据本市的平均气温变化做一个大概的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而不是直接给出数据让学生作图,这样的设计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实践、阐述理由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他们活跃的思维,凸显了个性。其次,在给出两个身高统计表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时,学生联系实际,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判断,并在这样的对比中,更深地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最后,在想象某位学生的身高统计图的折线发展趋势时,学生想到了成年后身高折线的变化趋势,培养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大课堂的数学教学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