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学生物实验,有的操作麻烦,有的难以开展,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采用数码摄像机等仪器记录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摄像、剪辑技术,对整个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这样既能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如制作腐乳和泡菜等实验,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回家亲自动手做腐乳和泡菜,定期拍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然后把腐乳和泡菜带到课堂上展示,分享实验成果,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生物学情感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5]
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主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生物实验课上,学生一切行动皆听从教师的指挥,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长期以来,这样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正确引导,生物实验课堂同样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探究酶的酶的专一性和酶的活性”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教材中“酶的高效性”实验,从实验原理、材料、实验步骤上更新,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我们可根据酶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PH值中所起作用不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实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利用多媒体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共同评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集体讨论实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实是求是的科学态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边实验,边探究,边讨论,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及各种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和得到培养。[6]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它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例如,调查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室或家庭电脑自行搜集资料、设计调查方案和科学地选择调查方法,并将各自的方案发表在电子平台或论坛上。每个同学可以就方案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交流探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今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教学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为新课改的生物教师,我们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应用和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情,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终优化教学,实现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