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o you like......?》这节课中,我就选取了一些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水果拟人卡通片段,配上音:A: Hello,boys and girls. B: Hello, apple. A: Do you like apple? B: I like it very much. 等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的内容。这种人机对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的欲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四、借助网络课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中指出:基于事物属性表象的形象思维离不开言语概念。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言语概念的直观形象相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会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
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句型时,我利用网络课件创设了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In the supermarket,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经学过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 am ...或者What is he /she doing? He/She is ...,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利用媒体技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对话中培养协作能力。如在《At the weekends》这课,笔者指定学生八人小组,到网站上选择“Greetings”(贺卡),再选择“Any Occasion”(各种场景)中的“insects”(昆虫),网上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昆虫贺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喜爱的昆虫卡片精心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然后用英语写上自己想对动物说的话,最后发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里。孩子们八人一组,时而观察选择,时而思索。时而动手操作,时而自由交流,俨然一个个创新的设计师,由此看来,丰富的网络资源克服了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小组的协作学习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上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创设宽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总之,在小学“口语”训练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电化教育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