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1:4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摘要:学科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学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交互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双主”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纵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验,成就不菲,问题犹存。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担负着时代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进行再研究和再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再思考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点来优化各学科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一、认识再提高  更新教育观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提高认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既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又自觉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科学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部署未来十年,教学信息化将从基础建设、应用普及转向高端发展,为此,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有效融合”的方针。此外,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看,创新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切实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全面审视历史成果与局限,树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融合的全新、科学的教育理念,解决好不少学校仅局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简单的、一般性辅助教学手段的问题;解决好不少学校教师逢课必用、无谓滥用乱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问题;解决好不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下、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三是树立正确的学科教学评价观。把从教学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追求信息化教学实效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加以落实,真正实现学习评价和人才评价观念由“高分数”向“高素质”的转变。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认识,自觉更新观念,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措施再得力  念好管理经
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行政角度强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电教机构、教研部门要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以此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研究与实践活动,加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加强教学管理的重任。教学管理应当履行好对各种教学资源的规范、组合与调控之责。进一步加强对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没有管理作保证,“理念再先进也不会落实,资源再丰富也会闲置,技术再先进也会沦为一种时髦的包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激励措施促使组织和个人不断向上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与个人的潜能,实现有效教学。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必须从教育主管部门、电教机构、教研部门直到学校,建立起成龙配套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从而,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1:47:32 | 只看该作者

三、环境再优化  更新硬软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也不能否认,比如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硬件、软件和积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教师专业化不均衡等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极有可能拖住教育信息化的后腿。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的总目标是“三通两平台”,即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但就当前而言,硬件设施建设一是设施设备短缺;二是设施设备老化;三是设施设备配置不均衡,示范校与薄弱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别。就软件资源来讲,真正优质高效、教师拿来就能用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当然,不否认这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积件的角度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自始至终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很大,未来的发展更是呼唤具有超强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以便真正解决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不恰当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科学、有效应用。从现实情况到十年发展目标要求,存在着很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对此必须有效加以解决。因此,要努力营造适宜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持续加大硬件、软件和积件建设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走向有效融合,才能有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四、模式再探索  找准突破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所在。任何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积件建设,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教育信息化应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应用,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学科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加快合格加特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因此,必须抓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这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找准突破口,解决实质性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突破口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交互方式、教学评价的有效融合,强调民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促进整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与课内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等等。搞好信息化学科教学应用,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加以完善,以求适应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求。必须强调对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与完善。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用信息技术而滥用乱用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为“应试教育”服务等不良倾向,切实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引导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关键中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1:47:36 | 只看该作者

五、再立足实际  打赢攻坚战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所面对的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一是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差异。二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固化造成许多教育内在问题的显现,比如:“应试教育”现状、班级授课制。又如:不同学科特点、不同课型要求。再如: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过程中需要直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人们教育教学观念的固化、教学设计思想的倾向、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将导致育人质量的差异。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深入探索实现有效融合的路径,打赢有效融合的攻坚战。除了解决更新教学观念的“先导”问题外,要在操作层面上尊重客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准确把握文科、理科知识的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单一课与综合课、新授课与复习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不同特点与要求,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根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谋划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区别地设计好课件。否则,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很有可能会违背客观规律,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本人有幸担任2013秋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竞赛的评委之一。发现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程序上安排颠倒,操作上手忙脚乱,最终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像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从实际出发,不从基础抓起,不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那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定会成为空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在于在“整合”课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再进一步,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融为一体,从而构建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广大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追踪新技术发展,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营造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科学调度与管理,以便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大见成效。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0: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