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心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00:4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心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育;学习心态;学习效率;学习成绩
摘要:不同的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不同。因此可以说学习态度制约学习的效率,制约学习的成绩,制约考试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应采取种种对策,学校、家长、社会三方联合,共同帮助中学生,使他们心理状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今后他们各自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焦虑,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那么什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类: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导致学习压力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学习落后于其他同学;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考试要争取好名次;有学习天赋,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学习成绩忽上忽下;考试时过于焦虑,脑子一片空白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课程的局限性,趣味性不强,学校过于追求教学效果等。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和谐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认识学习心态对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作用,其愿望和需要是前提,动机和兴趣是原动力,注意力和意志是保证。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焦虑,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不同的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不同。因此可以说学习态度制约学习的效率,制约学习的成绩,制约考试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何重要的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00:47:15 | 只看该作者
二、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的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所以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课题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态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智力和心理潜力。而悲观、忧郁苦闷、积愤恼怒等不良的情绪则会降低智力活动水平,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创造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窍门。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我们应当如何去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积极的乃至最佳的学习态度呢?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工作成绩=动机 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呢?
三、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积极的乃至最佳的学习态度的策略
  第一,正确看待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不能看作相互等同或成正比的关系。如果在某一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的“能力”项的差异很大,那么可能出现学习态度虽然好而成绩还是上不去的情况。按照上述阐明的标准,一对一补习专家认为我们不妨把学习态度分为自觉型、兴趣性、说服型和强迫型等四种。但从学习策略上来看,又可分为偏于理解型和偏于记忆型四种;从性格特征上来看,还可以为冲动型和踏实型两种。请学习者不妨“对号入座”,借此认识自己学习态度的现状,找出努力方面。如果我们把学习态度的三个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将学习态度的分类统一在同一标准之下,那么学习态度则可以分为“最佳型”、“缺陷型”、“严重缺陷型”和“较差型”四类。现将每项标准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量化,供学习者自我认识学习态度的参考。
第二,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相对稳定的“能力”项是个常数,那么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态度的好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薪水不高,领导偏心,制度不公等等,于是他们选择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有些细小事,领导不吩咐不做,吩咐后,带着情绪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工作苦,工作累,难道不工作就不苦不累了吗?如果不工作,人就会整日生活在无聊和无奈之中,就会想办法打发恼人的时光,或者琢磨着如何去算计别人,这同样需要消耗精力和体力。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精力和体力用于工作之中,去好好的工作?工作让我们找到了生存的理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拥有了温馨的家庭;工作让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没有。工作态度折射着你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同样,学习态度也折射着你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你的学习成绩。“我工作,我快乐”这是一句广告语,但也很适合我们的学习实际。当我们学习得筋疲力尽时,我们想起这句话;当本来已经够繁重的学习任务还需要再加油的时候,我们要想起这句话。我们学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增长才智,为幸福生活奠基。做为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那一定会也会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我学习,我快乐”,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焦虑,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快乐地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