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引向深入,让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的欲望。
如在讲授上面提到的凸轮机构时,首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是凸轮?(2)什么是凸轮机构?(3)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由哪个核心构件来控制?并以模型展示以此产生直觉效果。围绕这三个问题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回答。,然后点明含有凸轮的机构叫凸轮机构,再进一步点明凸轮是具有控制从件运动规律的曲线轮廓的构件。依此定义又可回答第三个问题,即凸轮的曲线轮廓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然后又提出在已知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条件下,凸轮的轮廓曲线又是怎样的呢?这就自然引入了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问题了。使得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三、 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常用的是四杆机构中的铰链四杆机构,在机械基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又是其他四杆机构的基础,讲课时,首先运用铰链四杆机构教具形象地演示出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便可得到三种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并能动态地表现出是否满足长度和条件。其中的基础是曲柄摇杆机构。这样就为如何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作了很好的动态补充。使学生在直观印象中掌握了重点。然后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印象,如缝纫机踏板机构(曲柄摇杆机构),还有人骑自行车时,也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能作整周转动),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摆动),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又辅以电视录像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了汽车前的雨刮(双曲柄机构)、摇头扇中的机构(双摇杆机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再去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四杆机构、属于哪一种类型、有什么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大家显得非常活跃。
四、 课堂联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练习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同时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得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反馈形式,是推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利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具有代表性习题方面要多下功夫,所选习题的思考性要强,并具有合适的梯度、广度和灵活性,使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技能和技巧,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其独立思考性和创造性。不少教师总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而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这不仅严重违反了信息接受原理与学生认知规律,结果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和认知结构的构建。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事倍功半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际上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
当然教学各环节中,还应注意目标设置的适度问题,对所授内容,应根据难易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哪些内容属于学习了解的,哪些属于必须掌握的,哪些属于应该熟记的,应该让学生一一明确。教学要求不能让大多数学生觉得“难”不可攀,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