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为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活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过去性: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时间不可能再现。因此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课堂语言教学,将有利地促进全体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并更好地提高历史各方面的能力,使历史的学习真正实现“学史明智”的功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水
历史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进而得出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学生学会生存、交往、创造。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当堂内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认识事物以感性知识为主。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媒介,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激活课程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讲《洋务运动》一目时,先播放电视剧《北洋水师》的片段,引导学生明白北洋舰队就是洋务运动的一个缩影,它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灭就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样可以勾起学生对前一个学习主题《中日甲午战争》一课的回忆;再放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幻灯片。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这个时候一些地主阶级贵族会大兴洋务?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动画、影视的动态演示、逼真形象,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从而营造出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有效地开发了智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教学方法和媒质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美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快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