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阅读论文多渠道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1:2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阅读论文多渠道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读的欲望,才会去自主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大部分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阅读习惯较差。我曾对刚接手的两个班90个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5%左右的同学喜欢阅读,绝大部分的同学觉得:阅读无头无绪无兴趣。兴趣全无怎能学有所成呢?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究事物的带有丰富感情色彩的意识倾向,表现于读书之上就是求知若渴,乐此不疲。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
一、巧借教材,诱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水平是逐步积累和培养出来的,语文课就是在打基础,是进行阅读训练最直接、最实用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巧借教材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先入为主。阅读一篇文章,首先看的是标题,标题是文章的旗帜,就如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够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巧妙的解释标题,能先入为主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陆蠡的《囚绿记》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囚”字,让学生根据造字法来说说它的的意思,学生很快就回答说:“把人关在封闭的屋子里”。“那什么情况下人会被囚禁起来?”“做坏事时”“绿是不是也做了坏事,它为什么会被关起来呢?关起来后又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通过这一问,既巧妙地导入课文,也诱发了学生的兴趣。
2.创设氛围。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和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来服务教学。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茅盾的《白杨礼赞》时,利用多媒体,先放一段配有音乐的白杨树的视频,再放一组分别特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的图片,创设了氛围,带领学生们进入白杨树的世界,把他们快速带进课文的情感境界中,以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3.互动教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发言权,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比如教学九年级《白杨礼赞》一文后,在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了“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本单元《囚绿记》时,把学生分成四小组,以组为单位逐段提出问题,甲组提乙组答,丙组提丁组答,然后再教师问学生抢答。学生个个情绪高涨,纷纷展示各自的才能。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深度的问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1:22:09 | 只看该作者

4.设置悬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悬念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悬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如教学《百合花》时是这样导入的:在极端困难的战争年代,“新媳妇 ”为什么能舍得把自己唯一的嫁妆---—条新被子盖在小通讯员的遗体上?又如:教学《小男孩》时,用“小男孩有父亲,也有母亲,而他的生活费又在哪里呢?”这样的设计不仅引出了课题,而且激发了同学们阅读文章的迫切心情。
二、课外延伸,培养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推荐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被逼”地读。语文教材中不但课文篇目而且体裁都是有限的,所以中学生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布置作业时注重向课外延伸。例如:教学完《家的序和跋》后布置的作业为:课外阅读《家》的精彩片段,如“鸣凤之死”“觉慧出走”等并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写一篇读书札记,字数不限。因此,学生要完成这项作业,是需要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原著。
2、引导地读。我根据七-九年级教材附录里推荐的篇目,列出部分课外阅读书目供同学们参考,每位同学选择一部自己喜爱的书。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等,由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课外阅读。另外,还推荐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今日关注》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由于中学生有善于想象思维的特点,学生被吸引了,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读书、想读书、读好书。
3.“手脑并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比如典型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和肖像描写,绝妙细节、精彩场景、名人名言,精妙的论辩等都是有益的资料,都可以作摘录,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教师要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1:22:13 | 只看该作者

三、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让学生与书为友。
1.坚持阅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阅读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主动跟学校的图书馆联系好,每月提供一批有益的课外读物,尽最大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文本,让学生坚持自觉地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交流心得。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经常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如每周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诗歌朗诵会;评选“个性读书笔记”;摘抄本展览;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3.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我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投入足够的情感,尽量对学生做到多表扬,多鼓励,重引导,少指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认真批改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挑选出较好的,在课堂上朗读。当学生看着自已整理的笔记受到老师的肯定后,就会是一种美的享受。我还注重选择片段写得成功的或见解独到的习作,特别注意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予以肯定。教师对学生在充满爱和赏识中,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不但能使阅读差的学生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同样阅读教学也无固定方法可循,特别是在新世纪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不能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只要勤于探索,认真钻研,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