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趣味“课中操”,一举多得
面对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课中操”可以进行很好的调节。
我们可以根据拼音教学的进度,让孩子们做做拼音操,如:点点头、弯弯腰,我们来做拼音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r zh ch sh,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学生学到哪儿,就背到哪儿。
当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编儿歌,作为“课中操”。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可以利用儿歌“聪明伶俐的小乌鸦,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喝到水,我们都来学习它。”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孩子们复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调节了课堂,激发了兴趣。
歌曲也可以作为“课中操”。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本身也是一首很动听的歌曲,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唱“课文”,趣乐无穷。再如《王二小》这篇课文,也有相应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欣赏。
“动手操”也是一种很有趣的“课中操”。在教学《z c s》时,可以让学生用毛线绳摆出“z c s”,老师说,学生摆。课中操也可以让学生用身体摆出容易混淆的“p 和q”,学生身体得到放松,难点在放松操中突破,效果也非常好。
总之,有趣的课中操既能让孩子们的大脑得到休息,调节了课堂,又巩固了知识,了解了课文内容,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趣味”评价,出奇制胜。
课堂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我自己就创造了一种“娃娃变脸”。这里还有个故事呢。那是国庆假期后第六天上课,今天又连着两节课,一张张小脸已显疲惫,停下来,不行!期中考试已临近,进度又落下了。怎么办?孩子们又不耐烦了,我又在讲台上唱起了独角戏,除了贾涵淼,没人响应!怎么办?灵感总是在瞬间出现——用娃娃变脸,笑脸娃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象之一。黑板上有几个即将学习的音节,我彩笔画了个哭脸娃娃,有的学生莫名奇妙地看着我,有的压根没关注。我皱着眉头,伤心地说:“孩子们,看娃娃哭了,它说一二班的小朋友不喜欢它,没人和它的拼音朋友玩。”孩子们特别在意,都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地读起了拼音字母。这时,我微笑着将“哭脸娃娃”变为了“笑脸娃娃”,孩子们也高兴地笑了。
“趣味”的奖励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中当某个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他奖励一朵红花、一张贴纸,就能让他坚持认真上完一节课,而那些不认真的小朋友看见别人得到老师的奖励,也很想得到,于是纷纷认真起来。
要想孩子们在课堂中守纪律,注意力集中地投入学习,就要利用课件、影像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面对低年级的小孩,你得像魔法师一样,准备很多很多的新奇道具,让课堂充满趣味,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