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去正确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教学中,电教煤体常常与其它教学媒体(如教师的语言、板书、图画、课本等)配合使用,能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例如课文《捞铁牛》说的是宋朝的一位名叫怀丙的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出八只大铁牛的事。怀丙和尚说: “铁牛是被水冲走了,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做实验固然可以说明问题,但能否另辟蹊径呢?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制作课件,既展示了当时捞“牛”的困难,滔滔黄河水,铁牛沉入于泥中,又分步昭示了捞“牛”的全部过程,让学生明白船、沙、绳、牛这几样事物之间的联系,搞懂了水托船的力量比铁牛的重量大时,就把铁牛捞起来了。这就是怀丙说的话的道理。实践证明,学生的认识过程随着电教媒体显示的作用获得了质的飞跃。这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认识,掌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过程。
三、巧用多媒体,陶冶情操。
多媒体教学具有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获得了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赢得潜移墨化的 教育 效果。
1、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精心设计电教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观,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①动手演示,品悟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富有生动的情节性,有的是介绍一种常识,有的则寓理于文。表面看来,这类课文平凡无奇,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教材和学生感知的实际,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将成为学生渴求知识好奇之火的助燃剂。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动态的课件,结合演示和讲解,揭示了蝙蝠飞行的原理后,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演示“飞机夜航,追击敌机”课件。学生很快明白“夜航机上的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敌机这个障碍物,无线电波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飞机收到信号就可以对敌机作出反应──打得它有来无回。”
②再现生活,情感体验。
电影、电视、录音等视听工具具有景、情、声的特点,用它们创设立体的教学情境,再现教材的意境和形象,能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输送更多的积极情感的“营养”,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陶冶情操。例如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课,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地道图,在观看影片《地道战》的片段,了解和课件播放地道的原貌模拟图,让学生在对比中,从建筑结构的精巧设计中体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让学生从观念上能够正确对待劳动人民,让与它们距离遥远的英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起来。
③沟通内外,自主探究。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电教手段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或在家长帮助下)制作录音带。磁带上录下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情、语调、还录下了家长的评议意见。然后利用语言兴趣活动时间组织交流、评比。播放录音时,你可以从各人或是洋洋自得,或是垂羞,或是抿嘴微笑,或是一本正经的不同神态中观察到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极大关注和满身心的欢乐。
2、丰富情感,陶冶心灵。
课文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的模拟直观,更能激起丰富的想象,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共鸣,陶冶静化学生的心灵。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 大海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课文《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赞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配合教材,给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只听得喧哗的浪涛声中传来了几声海鸥的鸣叫,是那么逼真,那么使人神往!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大海, 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上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成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犁开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同时,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河山壮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深深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