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刺激感官,激发诵读兴趣
摘要:
“诵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中不同阅读层面的诵读指导,以帮助学生感知、感悟、积累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读,理解地读,有感情地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媒体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的特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感官,激发兴趣;再现情境,引发情感;渲染气氛,体悟情理;把握作品“文气”,提高诵读感染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由此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中不同阅读层面的诵读指导,以帮助学生感知、感悟、积累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读,理解地读,有感情地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智范先生认为:“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
通过信息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教学中充分利用其信息媒体的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的特点辅助诵读指导,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刺激感官,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火种,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小学生的学习一般都缺少主动性,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我们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中,从而主动地接受学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它能用形、声、色相结合的办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在新知与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强烈兴趣,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一文时,学生觉得这篇文章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对景色的描写,无趣无味,所以朗读比较平淡。此时,如果老师能将课文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诗意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自己来到了一片碧绿的辽阔的草原,在无垠的蓝天下,和风吹拂,绿波此起彼伏;羊群悠闲自得,奔驰的骏马时隐时现;小山镶嵌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这样以画引人,先声夺人,把动人的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真正看到自然优美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的悠闲恬静。那如梦一般的美景,似天边传来的声音,意犹未尽的境界,定会不断充实、丰富着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欲望,再出现文字进行诵读训练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引发诵读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