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乙己》备课思考与教学设计
文昌市教育局中学教研室 邢益育
一、单元认识
本单元是文学作品单元(中外小说),小说的主要人物均为普通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小说反映的是在社会底层生活的普通人对命运的抗争。一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最能体现社会的世态人情和社会精神风貌。
这篇小说,2600多字,故事和人物都挺有趣的,小说虽经历近百年的时空跨跃,但文字和人物还是如此鲜活,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力。
二、备课思考
备课时,有两个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一)这篇小说,教师备课是从教的角度备,还是从学生角度备?
选择备课的不同角度,就是有不同的备课结果和不同的教学设计。
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从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的思路去想去设计,备课自然就没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就只有听的份了。
(二)如何教会学生读小说?
小说教学,我看重点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如何赏析和如何感悟小说。这既是小说的阅读基本能力,更是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
教师备课必须要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思考,并作出教学内容的选择,重难点的确定。
如何读?
这是阅读的基本能力要求。《孔乙己》一文,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情节。
教材的“单元导读”就给出了十分已经阅读提示:学习的前提是把握情节。
如何欣赏?
这是阅读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本文,教师要重点教给学生赏析的角度和方法。肯定要紧扣文本,抓住情节和人物。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再重点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刻画的艺术手法。这在教材“单元导读”也明确提到。
如何感悟?
这是阅读与生活的重要关联,是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理当成为老师的重点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读进小说,还得带学生走出小说,形成对小说的整体感受。尤其是对小说艺术审美感悟,这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单元导读”中也提出:“小说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往往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教益和启示,而且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是方法提示,也是理解感悟的具体抓手。
有了以上思考和认识,我们就可以作具体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就可以作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时安排:计划2课时
(二)每课时的学习与指导内容
两个课时,教师重要引导学生去读懂小说、理解小说、学会赏析小说,并能自悟文美。
第一课时:独立阅读,探讨理解
环节一:先让学生独立地、完整地阅读小说
环节二:让学生自由交流,探讨课后练习一的问题,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作业本上。
环节三:学生对问题的探讨结果展示交流
探讨问题:
1、小说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说说他们为什么笑。
第一处哄笑:说他“窃书”之事——他争辩
第二处哄笑:问他秀才没捞上之事——他颓唐不安
第三处哄笑:是给孩子茴香豆
第四处哄笑:是给打折了腿来喝酒
提示:
小说写了人们的四次哄笑。
三次是因大人们的戏弄和嘲笑,孔乙己显得很尴尬狼狈和穷于招架,他的穷酸样子,让人们发笑,感觉逗弄他是挺开心的事。
只有第三次是孩子们的笑,与大人们的笑不同,孩子们没有戏弄他的意思,只是想分他的豆吃,看他不想分了的慌张样子,显得一副穷酸态,以及他说的那几句听不懂的话,让孩子们感觉好笑。
2、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提示:
众人的哄笑贯穿出来的是一个让人读了令人悲酸的故事。作者以“笑”写“悲”,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效果。
作者为何写大人孩子的哄笑?这样的哄笑,表面上看,故事挺有趣的,场面挺有味道,但往深处想,就发觉这种哄笑,是人们对一个弱者的取笑,是麻木的笑,这更使孔乙己和他的故事更让人觉得可怜、可悲、可叹!在哄笑声中,也让人们读懂了那个年代的世态人情及社会精神风貌。对弱者,也许人们能帮助的并不多,但至少不应该如此戏弄和嘲笑的。
孔乙己是可悲的,但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缺乏起码的同情心,这样的社会风气也是可悲的。
[设计意图]
三个环节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和交流探讨的能力。读进去是第一要务。教师的讲永远替代不了学生的自读感悟。有问题,带问题去阅读,独立完成并交流分享阅读体会,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学生能找到四处哄笑,并串出小说的故事情节,就基本上读完整小说了。也只有学生心中有整篇小说,才能带学生进入下一课时进行赏析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