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学习《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心得体会
文昌市第一小学 陈诺玉
我学习了《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这讲座,深知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那么,我们该通过哪些有效的策略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我结合自己学校的做法谈几点思考。
一、驱动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外部环境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教师培训必须贯穿其专业生涯始终。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逐步成长。
1.教师教育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教育的视野应从传统的教师专业准备阶段扩展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教师教育应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提供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教师教育机制。
2.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主要采取自评、互评、校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以我校的备课检查为例。一是教师自评,评自己的优点、以后改进方向。二是教师互“查”,即教师互看教案,找同事教案中的特点、优点及改革亮点,做好摘录与点评,学期结束时写一份《观备课一得》。三是校评,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备课侧重于“随笔”“反思”的检查,考察教师记录的“教学闪光点、问题分析、理性反思和改进措施”及其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对教学过程的自我修正、自我控制能力,努力发现每位教师的亮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同时,还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考核时间和次数。这样,教师们在“研究性变革”的实践中不断生成教育智慧,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互动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团队氛围
1.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教学心得、研究教学方法的平台。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熟。我校教研组内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气氛十分浓厚,每个教研组有一至二位校内学科带头人,每两周活动一次,一般安排在周三,每次安排1.5小时,包括集体备课,理论讲座,案例介绍与研讨。其中案例研讨的形式最受教师欢迎。每位教师拿出近二周内一堂精品课案例作为研讨材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阐述案例的成败得失,同伴互相评议,提出修改建议,汲取案例中的精华,对新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内化,促进教师寻求教学操作的理论支撑,具有很好的效果。
2.骨干教师引领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精英,相对来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我们学校制定了“青蓝结对工程”。每位青年教师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师,每一位骨干教师收1~2名青年教师为徒弟。一位骨干教师一学期至少向青年教师开课2节,并指导青年教师上课4节。青年教师须自觉主动地向指导教师请教,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2节以上,对照自己,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并开出4堂以上的课让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不定期地向指导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工作体会和教学感悟。“青蓝工程”领导小组每学期对工程的实施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表彰优秀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
三、主动策略: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搭建阶梯
1.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学会设计规划自己的发展”,“规划”就是要用可以预见的目标来引导自我发展、激励自我发展;“规划”就是要用明确的措施计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作为我校的教科室主任,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辅导任务,就教师如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给予指导。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要求教师积极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
(1)写教后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在教案的最后把教学的成败或对教学的思考记录下来。这是我校教师书写教案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教师备课笔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我们的要求相对简单,只是做些教学的“回顾”,探讨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等,进而转化为对教学的思考、反省、探索,提出并解决教学中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作为教案的一个部分,这也是我校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的必要“科目”。
(2)写个案反思。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选取自己在教学教育中的一个事件进行反思,并以个案形式撰写成文,每学期共五次,教导处期终进行检查并评奖,向全体教师公告。通过个案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中一些常见或突发问题与现象进行回顾与反省,从中发现问题,探求规律,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形成理性认识,提高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动参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角色转换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