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1: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南海小学  黄岚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积累描写天空的语言。
2.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3.在朗读中,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比喻、夸张等写法的生动,感受作者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课文通篇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这么美的文章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景,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只读不讲,学生就会对文中大量生动贴切的描述缺乏真切的感悟,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生加强指导训练,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有关拉萨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美妙 纯净 视线 忍心 蓝晶晶 依山而建 圣地 窗帘 贴着”等词语并矫正。
2.说说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呢?作者在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中作了具体的描写。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细细品读,你感悟到了什么?并把你感悟到的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2.交流: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美,让你联想到什么,并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1)出示:“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1引导学生体会“碰”与“摸”。能碰到吗?能摸到吗?让人体会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拉萨的天空很蓝,作者把它比作海水,说话的声音碰到蓝天,伸手能摸到蓝天,说明拉萨的天空很低。)
2拉萨位于海拔 3700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那里离天空就比我们这儿近,也没有很多高大的建筑阻挡,声音能很快传到天上。说话、伸手就能碰到如蓝宝石般湛蓝、透亮的天空,那天空蓝得纯净、明洁,让人有冲动,要掬一捧来洗脸。
A.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B.读这两句,老师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叫《夜宿山寺》,会背吗?
C.生齐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课件出示:一半文字“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一半拉萨蓝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等图片。
1此时,你想用哪些词句来形容拉萨天空的蓝?
2你能把天空蓝得通透、无瑕,用赞叹与喜爱的语气读一读吗?
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抓重点句子,感知夸张的写法,体会作者笔下的拉萨天空蓝得纯净、明洁,作者写得很生动,抒发了对拉萨天空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不禁都想去看一看。
(1)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2)交流:“神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神往?
l        这是一处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理解感知“神往”“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离开”的感受,体会作者对这拉萨天空的喜爱。
(3)读到这,我想你是不是很想去西藏看看那里的天空。老师告诉你,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已全线开通,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去西藏游玩一点儿也不困难,坐火车从北京站出发到西藏只要48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到达。
练习说话:      来到拉萨,面对此情此景,会说      (可以是老人、孩子、青年夫妇、外国友人等结合上文内容把他们恋恋不舍的赞叹心情表达出来。)
4.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在拉萨,还有一个闻名中外的建筑物,也让人神往。这就是—(布达拉宫)
(1)蓝天下的布达拉宫,又是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
瞧,你看到了怎样的天空啊?(蓝晶晶的)
(2)出示: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1在最寒冷的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是(    );在最炎热的夏天,还是(    )的。(图片)你看,布达拉宫坐落在这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布达拉宫头顶着蓝天,如果你就站在下面,会有什么感觉?
2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3这湛蓝的天空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给其他各种景物增色不少。不信,瞧——(多媒体出示一组图:蓝天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图)
语言训练:有了这蓝天,______ 显得                。
4布达拉宫举世闻名,耸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它依山而建,群楼重叠。气势雄伟,巍峨壮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引导孩子读出在蓝天下的布达拉宫优美壮丽的气势。
(有了这蓝天,雪山显得更加晶莹透亮。有了这蓝天,清澈的湖泊显得更加宁静美丽。)
5.当这湛蓝的巨大的窗帘缓缓拉开时,我们就看到了圣地气势恢弘的美;当这湛蓝的巨大的窗帘缓缓拉开时,我们就看到了象征着民族团结、友谊和平的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的美。难怪作者要说(    )齐读最后一节。
1这句话中,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什么?(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窗帘) 
2对呀,巨大的蓝色“窗帘”,装饰着圣地。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妙的比喻呀!让我们把这“窗帘”永远敞开在心中,永远留驻在脑海里。
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适时地点拔启发,引导让学生走进美丽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之情。而课外资料的补充,课件的渲染,都在这里起到了补白的作用,使内容更具体,情感更丰富。)
(六)回归整体,感受拉萨天空的美好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1.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接读课文,感受作者给我们描绘的一幅幅拉萨天空的美景。
2.尝试背诵课文,把美丽的拉萨天空永远留驻在脑海里。
(三)读写练笔。
1.拉萨天空那独特的美,留在你心中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笔,以童诗、童谣的形式来赞美拉萨的天空吧!(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修改评价:指名读学生作品,集体修议。
(在学了本文后,趁热打铁,立即安排这样的训练,巩固了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深华了学生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纯净   明洁   掬一捧就能洗脸
蓝晶晶    圣地的窗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1:16:5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拉萨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萨的蓝天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学生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美丽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的体验。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和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本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在对话中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创造性地进行了表达,在这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
3.本节课,我围绕着“拉萨天空的特点”,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文情境的引领。我和学生一起看图片,品读句子,赏读着课文里优美的语句。让简单枯燥的文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色彩。我充沛利用图片的直观优势,精心选择美图并展示,从学生的一次次惊叹中,明显的感觉到这一举措,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其次,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融合,使学生不再依文学文,而是感受到课文的学习有许多拓展的空间,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不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夸张”的写法,抓住课内外知识的相同点,让学生延伸到李白的《夜宿山寺》诗句的学习,有机地将课内外知识进行扩展深化。
不足之处:拉萨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在有感情朗读引导方面仍有欠缺。
教学建议:文中表达的作者情感和自然和谐之美三年级学生无法深入体会,教学时适度把握,在诵读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时要巧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3: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