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的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的体会
                                           琼山七小    陈静
  最近我读了王九红教授撰写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与提升,特别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与自我反思。
在本书中,王九红老师对教学智慧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智慧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讨论,分析了教学智慧的内涵,构建了教学智慧的形成模型,明确了教学智慧的评价标准,结合案例提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智慧的发展策略,既有条分缕析的文献研究,又有详实具体的问卷调查,从中我们可以明晰当前教学智慧研究的现状,了解教师对教学智慧及其发展的认识,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不无启发和借鉴。
智慧一:课前的设计智谋
课前设计是教学智慧的一种表现,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材形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数学知识形态即教学计划形态的数学知识,通过师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互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一年级教材上把加法运算题设计成“往篮子里装水果”的形式。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把书的图画做成放大的纸片,让学生得到黑板上“运算”。课常上,孩子们为争取运算权,叫着喊着举手,得到画片的兴高采烈,得不到的垂头丧气,干脆连课也不听了,自己玩起来。这节课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只是少数学生在积极思考,多数学生在看热闹。在另外一个班教学时,该教师改变了教材呈现的方式,就用教科书上的“装篮”设计,只不过变成鼓励竞赛:看谁在自己的书上装得又快又准确。这一改变,学生全都积极思考,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前一个班。可见,课前有智慧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成败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总是把数学和枯燥联系在一起。其实,数学也是一门艺术,也具有种种美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用计谋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低年级,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智慧,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智慧二:教学现场的调适机智。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课堂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才是教学智慧发展和发挥的最主要场所,尽管课前进行了充分、周密、巧妙的谋划设计,教学活动的“车轮”还是难免会“越轨”而出。面对教学现场始料未及的危机,需要教师机智地调适自己的预设。
什么是教学机智呢?它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王九红教授在书中通过了大量的事例总结出教学现场调适机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会接话。
2、  善启发。
3、  妙应变。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呼唤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既是人为的,又是为人的,它由人与物的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数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所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既有序又无序的时空。在这样的复杂情境里,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着一次次的“探险”活动,其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显然,我们仅凭既有的教学知识是难以把握其运动的,而只能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教学智慧去驾驭。教学智慧的价值不仅在于恰当处理课堂的“难以预料”,更在于创生这种“难以预料”的局面。惟其如此,才能激发师生的全部身心力量,才能开掘出师生双方的智慧潜能。
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境界的标志,是我们数学教师的终身追求。一旦教师拥有了教学智慧,就“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学智慧能使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3: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