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研组职责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 2. 组织课堂教学交流。
3. 组织课题研究。 4. 培养新教师和帮扶“薄弱”教师。
5. 指导集体备课。 6. 搞好考试管理。
7、教研组长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做好每次月考和期中考试的命题人员安排,命题范围和要求的制定,试题的审定。还要组织好试卷的评阅,试卷和学生成绩的分析,问题的归纳总结,改进和弥补措施的思考等。
何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且具有新课程的理念的教学设计。
二、集体备课程序和流程。
1、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
主讲人负责集体备课的主持、策划,主讲人根据个人事先备的教学设计的情况,每人进行说课交流或试讲,“会商”出最佳教案。
2、选择内容。参与备课的教师要提前几天的时间确定备课内容,以便让参与备课的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搜集各种信息,为集体备课活动做好准备。
3、研读教材。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对备课内容不仅认真进行研读,而且要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教法、设计学法,每个人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初步提出教学过程的整体思路。然后由一位教师执笔撰写出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
4、操作实践。参与备课的教师按照集体备课教案执教。在使用教案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求最佳效果。
5、反馈总结。教学之后,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总结得和失,认真撰写教后记,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下一次集体备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考核说明:
1.教研组不健全或不能履职者扣1分。(共1分)
要求:1.各中心学校成立教研组,并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内容有:姓名、学科、组长 、副组长、职称、教龄等等)。
履职情况:我们看教研组的活动记载。
2.有集体备课记录,每2周1次,少1次扣1分。(一学年每备课组16次)(共6分)备课组的确定说明:
集体备课记录:(1)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2)每个教师的说课或试讲稿及“会商”出最佳教学设计(最好是手写稿)。(3)反馈总结。教学之后,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总结得和失,认真撰写教后记,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下一次集体备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3. 与教务处一起督查教研组工作,每学期2次,有活动记载,缺1次扣0.5分。(一学年检查每个教研组4次)(共1分)
教务处一起督查教研组工作:列表:参与人员、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和活动记载等等。
三、组织开展全员性教研活动
要求每个教研组每期至少二次听课评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和至少一次专题研讨(复习研讨、课改研讨、课题研讨、专家讲评)。负责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片区、县、市、省教学比赛。
全员性教研活动是在教科室的统一安排下,以全校或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开展的教研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组内的每个教师都要参与。
全员性教研活动的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活动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任课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人人上课,让全体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
2.注重过程原则:听课评课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走形式和做假课。
3.实事求是原则:评课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立足实际,重视差异,关注发展,注重激励。
考核说明
全员性教研活动,少1次扣2分。(一学年每个教研组共6次)(共8分)
要求:
A、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是每学期至少2次;
B、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要有教学设计,和参加听课的教师对上课教师的评价量表。
C、专题研讨每学期1次(复习研讨、课改研讨、课题研讨、专家讲评)要有记录和原始讲稿。
D、全员性教研活动要有统计表。其内容是: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主讲人、参与人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