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篇童话,文章段落清晰,具有散文结构特色,以春、夏、秋、冬的森林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赞扬了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不乱伐树木的行为。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美,图更美,配合文章内容安排了六幅插图,图上有葱郁的大树、快乐的小鸟,还有不舍得砍树的小熊跟小熊爸爸。所以在预设教学流程时,我打算结合插图来学文。
一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理解课文词、句、段及文章内涵。因此,教学中,我请学生仔细观看这四幅图,让他们说美在哪儿?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之后,引导学生:“图上的小熊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细节中看出来的?”在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森林的变化时,引导学生结合图上小熊的表现,猜猜小熊会说些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说:“看到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忍不住将鼻子凑上去,一阵清香飘来,小熊怎么舍得砍树呢?”冬天,小熊走进森林看到树上的鸟儿会想些什么呢?“小熊会想,如果砍了树,小鸟儿的家安在哪儿呢?”再结合图画对应的自然段认真读一读。然后是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从各种形式的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体会到了小熊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指导学生观察一幅图学生在看图、交流的过程中,一幅幅图画生动起来,变成了有思想、有行动的活生生的个体,让画已不再是画,而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这样,再回归文本,学生就朗读的得心应手,那丝丝情感在朗读声中自然流淌,朗读变得生灵活现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