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桥》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09:0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桥》教学反思

     《桥》是一篇小说,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首先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我以环境描写为切入点,抓住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就体会更深刻了。再来读,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感悟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一大特色,多用简短的句段来表达渲染一种紧张急促的气氛。同时,让学生感悟这座桥对于村民逃生的重要性,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同时我还设置了诵读环节。

    第二课时,首先对上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感受洪水之猛与村民的惊慌。此时,话锋一转,与惊慌失措的村民相比,有一个显得非常特别。那就是老汉,老汉像一座山,在对比之间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了解为什么老汉像一座山。再者以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句子。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同时通过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汉的一揪一推让学生感受老汉铮铮铁骨下爱子的柔情。然后我再提问为什么学生知道他们的关系.从课文最后的段落,自然代入这篇课文的一大表达方法就是设置悬念。以悬念为跳板,再回到小说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对于学生本单元的写作也有一定启迪作用。在目睹自己的儿子被洪流卷走时候,老汉会说什么,学生基本也能表达到位。

     就整堂课来讲,设计上脉络清晰,以洪水之猛为线索,极力创设一种环境,对于描写洪水的语句重点品读与分析,感受洪水之无情、情况之危机。正是极力渲染洪水之猛,桥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对于课题的理解也水到渠成。而这洪水之猛不仅体现了桥的重要性,正是这洪水带来了全村人民的恐慌,与之形成对比的老汉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一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1.在字词教学的时候对于祭奠的“祭”的书写没有着重强调,在本单元中日积月累的中的任劳任怨的“怨”上半部分搞混淆,这是自己在备课的时候缺少敏锐的察觉,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辨析,因此学习目标中会让学生会写14个生字这一目标,并未达成。2.对于小伙子的形象没有很好的进入分析,例如他的那一瞪,有很深的内涵,有愤怒更有对于“父亲”的做法的极度不理解,而小伙子这一瞪包含着丰富的心里语言,深入挖掘有助于更好地树立老汉那种大公无私的形象,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3.同时,本单元的写作时挖掘感动,本课在写法上许多借鉴的意义,如一个个特写镜头的出现,抓住老汉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一个个特写镜头将这样一个平凡老党员那种高洁品质展现地淋漓尽致,本文凝练如诗的文字、对比的写法、场面环境的描写是学生写作值得借鉴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1: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