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秋天的收获》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20:5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天的收获》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增强劳动意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并尊敬付出劳动的人;感受、体验秋天的美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
行为与习惯: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活动,不浪费劳动成果,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了解秋天的物产,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辨别的方法,初步具有分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难点
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学生准备:搜集调查秋天收获些什么;搜集一些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秋天的收获”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收获的季节
1.创设情境、实物导入:教师出示几种秋天收获的物品。
(1)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都是什么?
(2)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都是在什么季节收获的吗?
2.[出示图片:丰收啦]
(1)讨论: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秋天收获些什么呢?
(2)学生将自己观察、收看或调查、访问、亲身实践的情况和感受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如:模仿农民开着收割机奔驰在丰收的原野里;小组同学编排节目,模仿果树和采摘者,表演采摘时的喜悦;学生用照片介绍自己参加采摘或去郊游的感受。
(3)小结: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田野里、在果园里,我们感受收获的美景,感受收获的喜悦。
(板书:秋天的收获)
【设计意图:欣赏丰收的景象,分享秋收的喜悦。】
活动二 :珍惜劳动成果
1.提问:那么,丰收果实是怎样得来的呢?
(1)提问:你们看到过自己的父母、家人辛勤劳动的场面吗?他们是怎样辛苦耕种的?
(2)提问:对于父母、家人的辛劳,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朗读诗歌。
(1)谈话: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诗歌,赞颂人民的辛勤劳动吧!
(2)齐读诗歌。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稻谷一滴汗,
爱惜粮食理应该。
(3)提问:辛勤的劳动会得到人们的赞颂,你还知道哪些古诗、古语是表现劳动的艰辛的?如《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再如《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
(板书: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活动三 :举办丰收展览会
1.[播放动画:猜谜语]
(1)提问:猜一猜,这些果实是什么?秋天还收获些什么?
(2)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准备,把你带来的收获物介绍给大家,说说它的名称、特点等。
(3)展览活动:将准备好的收获物分类摆放在一起,举办丰收展。
做法:教师用卡片标出农作物种类如粮食、水果、干果、蔬菜等的摆放地。学生判断自己所带收获物应该摆放在哪儿。学生采用集体或分组的方式参观丰收展,感知收获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感受丰收的喜悦。
2.[播放动画:丰收之歌]
(1)提问:听着动听的丰收之歌,看着这么多的收获成果,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2)提问: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赞美这丰收的景象呢?
(3)小结:在丰收之歌的乐曲声中,我们感受丰收的喜悦,感受劳动的不易,秋天的收获多美啊!感谢神奇的大自然,感谢美丽的秋天,让我们为她歌唱为她赞美!
【设计意图:感受丰收的喜悦。】
活动四: 神奇的口袋
1.游戏:猜猜看
(1)提问:在老师准备的这个神奇的口袋里,会有些什么呢?你不能看、只能摸,请猜猜里面有什么?
(2)学生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把各种秋天的物品放在口袋里或用布盖在桌上。
一名学生把手伸进口袋里或布下面,在不拿出物品的情况下,通过触摸猜出物品的名字,然后拿出该物品,请全班同学检查说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了解秋天收获的物品。】
2.总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劳动人民经历了春耕夏种的艰辛取得硕果的季节,这些收获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惜它们,更应该尊重这些付出劳动的人们。
板书设计
秋天的收获
珍惜劳动成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8: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