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9: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121页、122页附页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红、绿两支水彩笔;练习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 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
    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
    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确定位置
二、认识列、行和数对
    1、认识列、行的含义
    师:你的座位在整个会场中还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
板书    列   行
    师:在你的理解中,什么叫“列”? 什么叫“行”?请你比划一下。
板书:竖排为列    横排为行
    电脑显示     座位中的列、行
    2、统一定位
    (1)请3位学生上台凭票指出自己找到的位置。并简述是怎样找到的?
    师:个别同学有异议吗?
    情况一:都能正确找到位置。
    师:他们在找座位时有哪些相同的方法步骤?
    (发现他们在数列与行的时候,都很有序。先找列,再找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看屏幕显示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看屏幕显示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
    情况二: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在矛盾中引出: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找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看来得统一定位。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看屏幕显示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看屏幕显示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请刚才有争议的同学重新找到自己的座位。
    (2)教师指座位,学生口答。
    第1列第1行、第5列第7行
    第11列第7行、第2列第10行
    3、用数对表示位置
    (1)提炼数对
    师:在教室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请你用既准确、又简洁的方法,把老师的位置记录下来。
    反馈:把学生的记录方法一一呈现在黑板上,作为进行比较的素材
    可能出现:a 全部用文字   b 第2列第3行  c (2 ,3)
                              5     2        (5 ,2)
                              4     7        (4 ,7)

    师:这几种的记录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
    师: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大家的方法已经很接近和数学家的方法。数学上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把两个数括起来,就叫做数对。
    (2)读法和意义
    读一读  数对(2 ,3)
    数对(2 ,3)表示什么?这两个数(2 ,3)分别表示什么?
    (3)完整书写课题
    师: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平面中的位置,就是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板书完整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4)数对的作用
    师:认识了数对,充分让我们体验到数学表达的简约之美。请用数对说说你现在的位置?同桌交流。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三、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点的位置。
    1、动物园示意图
    (1)质疑,引入列行标准
    师:这是动物园的示意图,动物园内的大象馆、猴山、海洋馆等不规则地分布着,说说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列行不明,难以描述)
可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那些分散的场馆就好似方格中的点了。
    (2)观察起点的位置
    方格中的0表示什么?(既是列的开始,也是行的开始;同时也指示了列从左往右,行从上往下。)
    (3)大门的位置用数对(3 ,0)表示。
    (4)数对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
    表示第几列,第几行?你是怎样看的?
    (5)学生独立完成
    a、熊猫馆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 3 ,5  )。
    b、海洋馆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5 ,3 )。c、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0 ,1)   大象馆(0 ,4)   猴山(3 ,3)
    (6)观察,讨论,深化数对的意义。同时向学生渗透坐标思想。
    选择其中的两个位置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
    发现一:数对(3 ,5)和(5 ,3),同样的两个数写的位置不同,实际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写数对时要按照规定先列再行。
    发现二:猴山和海洋馆都在同一行上,因此第2个数都相同。
    师:这一行上还有许多点,它们都可表示(几 ,3)列数不确定而行数确定,你能用一个数对来概括这一行上的所有点的位置吗?
    发现三:熊猫馆(3 ,5)和猴山(3 ,3),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它们都在同一列上。用(3 ,y)可以表示这列上所有点的位置。
四、应用数对,创作图形。培养观察比较,空间想象能力。
    1.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画出三角形。
    (1)想一想
    观察顶点的数对a(1 ,1) b(3 ,1)c(1 ,3),想象这是个什么图形?
    (2)画一画
    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画出这个三角形。
    (3)移一移
    画出这个三角形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说一说又是什么三角形?
    2. 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定点连线,找规律(1)根据数对在图上描出各点,标上字母,并顺次连接a、b、c、d。
    a(1 ,9)  b(2 ,8)  c(3 ,7)  d(4 ,6)
    (2)比较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列变化,行也随之变化;但列与行的和是不变的。当列和行的和是10时,连接各点是一条线段。如果把这条线段的两端延长,想一想,还有哪些点也一定在这条斜线上?
五、总结、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你对数对都了解了哪些?
    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要一个数据;
    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需要两个数据,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数对;
    在三维空间里确定一个点,也需要数据,需要几个数据?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 5  , 2 )
           列   行
    竖排为列  横排为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9:16:58 | 只看该作者
一、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如在五子棋棋盘中用数对表示棋子的位置、展示的围棋棋盘,国际象棋棋盘,在动物园的平面图中用数对标出场馆的位置与根据数对在平面图中确定场馆所在位置以及在地球仪上确定某一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在探究数对的写法时先让学生自主去创造,再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由老师介绍数对的写法水到渠成。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在报数对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比较发现数对与位置的特征,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1: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