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上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16:5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了解顾城诗歌风格

(二)能力目标

1、 理解诗歌折射出来的诗人的情感态度

2、 通过学习《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掌握顾城作品特点

教学重点:

1、 分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任性”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1、“任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顾城诗歌艺术特点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讨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由此导入顾城生平简介及其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使学生在了解顾城的生平及思想后,对诗歌内容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二、 顾城生平及写作特点简介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后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1980年初失业。生活漂泊不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 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杀妻后自杀,引起很大的舆论争议。

顾城作品主要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往往体现出一种梦幻的、童话般的生命境界,体现了独特的理想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暗含着深沉的、属于成年世界的忧伤。这忧伤是一代人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而产生的忧伤,因此,这忧伤沉重最终压垮了诗人,使得诗人走上了“自毁毁人”的道路。

三、学生自读诗歌并浅谈读后感

四、解读点拨

能否对诗歌内容有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任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作出如下总结:因诗人不切实际并“顽固”地不肯接受现实,故称之“任性”。作者在诗中描写的“任性的孩子”正是诗人自己,因为诗人自认单纯,天真,因此把自己比喻成无邪的“孩子”。在这首诗中,顾城的理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追求纯净和谐,没有不公的纯美世界。顾城倾其一生都在追寻这样的理想境界,并醉心于在作品中去渲染自己的理想。

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蜡笔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图,画下“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然而,诗人最终不得不离开幻想回到现实。但诗人是否从此就停止对幻想的追求了呢?不。诗的最后一节再次点明,“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将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



五、作品分析

1、结构分析:全诗由九个小节构成,其中三次提到“任性”:诗歌起头诗人就写到:“也许/我只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中间第六节又写到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最后结束时候再次强调“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作者在诗中有意突出“任性”二字,辉映题目。在诗中这三个“任性”,支撑起了整首诗的框架。在结构形式上,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有首尾呼应的效果。

诗歌中描述的童话世界逐层展开。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所有这些意象被一支想象的画笔勾勒得美轮美奂,甚至,诗人还为自己构想了一个理想恋人的幻象: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

在诗的倒数第二节中,因为“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把诗歌推向高潮,在“撕毁”这一毁灭的姿态中,诗人仍执着追寻“蝴蝶”般美丽的童话世界。最后作者指明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正是这任性,体现了作者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勇气和决心。

2、诗歌艺术特点分析:诗歌动词的选用很到位, “希望”、“想”、“画下”等一系列动词,虽然简单但确实符合孩子们幻想的特点,尤其 “画下”一词在诗中接连出现,使得诗歌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诗人对色彩的描绘也非常的唯美。诗歌中出现的“彩色蜡笔”、“白纸”、“ 天空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晴空的颜色”、“燃烧的烛火和枫叶”和“深色的丛林”等等,这一系列的意象都带有或隐或显的色彩,白色,蓝色,红色等,诗人没有用语言将具体色彩描画出来,因而使语言具有想象的张力。

诗歌意象的描写也很丰富。“没有领到蜡笔”,指“我”的理想蓝图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因而,“我”在绝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白纸”指“自我”、生命或没有写出的诗。

六、比较同期的几首诗歌,概括一下顾城诗歌的特点

 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意象的呈现。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诗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中的隐喻表现手法与象征一样也是具有其暗指性,通过一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诗人的情感往往藏得很深,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而要进一步体会“幕后”的心灵世界,需要一段路程。

七、思考练习

1、简述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诗的情感特点。

2、你认为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阐述。

3、课后查阅有关顾城的资料,写写自己对顾城及其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6: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