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学笔记《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9: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主要记叙了历史的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感人情景,歌颂了伟人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人民对于伟人的深深怀念与依依不舍。本文是根据新华社通讯稿《在大海中永生》的原文摘写而成的,简洁而满含深意。课堂上,我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了本课的教学。
一、初读课文先悟情
    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教学前,我就布置了让孩子收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课堂伊始,我就带领全班同学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话锋一转,“可是,邓小平爷爷却离我们而去了!”接着板书课题,质疑“永生”一词,引起了初读课文的教学。
    初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读懂读顺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于生字新词,从认知到书写,都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课文的朗读情况。为了让同学们能快速地将课文读通顺,我将难读的长句子单列了出来,指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标出了停顿的地方。经过自由读、集体读,学生快速地读通了这些难读的句子。
    在理清课文脉络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用默读的方式,明白了本文是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大海的感人场景。
二、精读课文再入情
    精读课文所用的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程度。虽说殊途同归,可也大相径庭。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除了及时地播放了课件外,还让学生通过读读议议的方法、补充课外阅读材料的方法、抓住重点字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与文本深入对话,
    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很容易地发现用四个“也许”为开头组织了排比句。这四个句子,表面上是写邓小平爷爷的骨灰可能去向的地方,实则写伟人邓小平的影响之深广。如果单纯地从文本的这个四个句子本身来读读说说,学生可能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教学中,我出示了原通讯稿中的段落,让学生联系原文来阅读,特别从排比句每个分句的“小平回眸应笑慰”的后面的部分,最能看出小平爷爷的卓越杰出的贡献、对世界的影响等。
    第二自然段中,“鲜花伴着骨灰”一句,用了一个相依相伴的“伴”,我问学生,能不能换成“拌”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是要真正找原因,学生还说不周全。实际上,学生只要点出来是用花瓣来陪伴小平的骨灰的,就可以了。
    同样在第二自然段,用了一个“撒”字,写出了人们的动作。那么,“撒”字里面包含了多少内容呢?我让学生从世界的损失、从人们心情、从小平亲人的感受等等的角度来充分发表见解,学生虽然说得不到位,可也从这个字说出了包含在文中的感情。
三、诵读课文铭记情
    整篇文章都学完了,我让学生回归整块阅读。然后补充了一首诗歌《丰碑》,作为拓展和升华文本的资料。课文学完了,对小平爷爷的不舍之情依然在他们的心间徘徊,如何来升腾这种感情,我自己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趁机问学生,这样的课文应该怎么样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应该背诵。
    本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要在课堂的学习中,精读一段背诵一段,显然是欠妥当的,因为文章一气呵成写出了人们对小平爷爷的不舍。所以,学习完整篇课文后,我才组织学生背诵。好在篇幅并不长,又有精读时的铺垫,所以学生背诵起来并不困难。
    邓小平爷爷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学习完了本篇课文,我相信学生能记在心中,记在脑中,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6: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