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31 01: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出版换市场——包销1000册,这书你就是“主编”了
有的时候,教材作者连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需要,纯粹是赤裸裸的牟利。
天津一地方高校毕业生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学《微观经济学》时,学院为大家指定购买了高教出版社的教材,任课教师又当堂推销自己的版本,并对购书同学逐一登记。担心不买就“挂科”的学生,不得不同时买了两本教材。
一家省级教育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告诉记者,有一名师范大学教师上门洽谈,想把讲义变成公开发售的教材,自费出书,自己包销。这名教师的底气是,每届学生有500人修这门课,每年就有500本的“消化量”。
这位编辑说,很多图书都是如此诞生的。由于出版社力量有限,只能检查编辑、校对方面的错误,没人审读专业性强的作品,“一般钱给到位了就都给出了,确实不知道写的到底咋样”。
“我比较担忧的就是,现在学校选用教材越来越进入无序的状态”,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分社主持工作的副社长迟宝东博士说。
他认为亟待建立教材使用的准入制度。“选用教材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说随便拿来一本就能当教材,有的印个讲义也能当教材,符不符合出版物标准都很难说。”
他说,基础课、公共课教材,由于数量巨大,“钱”景尤被看好。一些老师宁可舍弃国家级的优秀教材,也要自己攒一本,卖给本校学生。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曾在一次与学生网上交流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学生直言不讳地对他说,本校编撰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教材,质量不是很高,建议引进外校高质量的教材。
李培根校长承诺:“教材使用应该以开放的态度,谁的教材好就用谁的。”
某位拒绝透露个人信息的出版界人士告诉记者,教材流入高校的渠道过去由学校教材科一手掌握,教材科以较低折扣从出版社进书,全价转卖给学生,获利颇丰。五六年前,国家整顿教材科,很多人因此落马,选教材的权力落到了教研室和任课老师手里。
紧接着,一些“市场手段用得很充分”的出版社,开始拉拢任课老师,请教师自己编书,再卖给自己学生,许以高额版税或稿酬。这叫“以出版换市场”。有的出版社还以“研讨”活动的名义,邀请各校任课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白吃、白喝、白玩,甚至出国旅游。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的学术著作因“市场”狭小,而遭到冷遇,多要付费出版。
但如果教师掌握着一门热门公共课,情况又另当别论。出版社情愿“一赠三”,出版“大课”教材的同时,也可为相应教师出两三本“小课”(受众较少的专业课)教材。
一家素有声誉的外语类教材出版社社长,曾在不公开的场合说过:以前是“内容为王”,现在是“现金为王”。
江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校,因为招生量大,一门公共必修课教材的出版成了“香饽饽”。任课教师先与一家知名出版社洽谈,希望拿到一个很高的版税,谈判破裂后,另一家知名出版社社长亲自带队,以更高的版税“拿下”。
这笔生意的“成果”是,出版社获得了一年上万册的销量,任课老师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学生拿到了一本定价高、质量低的教材。
更有甚者,有出版社先找人编完一本公共课教材,再分别与各高校任课教师接触,为了打进甲校市场,请甲校教师挂名“主编”,还白给报酬;在乙校,同一本教材的“主编”就换成了乙校的教师。
西部一家出版社,曾以某学会的名义向很多高校学生处发了一纸通知,称将组织编写一本就业指导类的教材,开出条件:你能使用500册,就可给你一个副主编名额;包销1000册,你就是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