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语文课更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0:4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语文课更精彩
摘要:优秀的语文课不仅能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新颖、独特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引人入胜,使教学充满情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认识到课件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工具,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案,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恰到好处,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其次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和语言素养;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的矢放,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精彩  引人入胜  教学效果
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不仅能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新颖、独特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引人入胜,使教学充满情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因为如此,每一位授课者都十分注重教学课件的设计,力图不同凡响。结果有些教师因课件设计的需要而偏离了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形成不是以课件服务于教材教法,而是要求教材内容来迎合课件的错误倾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认识到课件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工具,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因而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熟悉教材体系,精心设计教案,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恰到好处,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清楚认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激情;再次,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将你的情感,将你的真知灼见有效地授予学生;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的矢放,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本人的一点微薄见解作一小结。
一、用心来备课
我们的课本中,每篇文章都具有它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要用自己那颗真挚的心去感知,去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老师首先让自身先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 “共鸣”。才会使自己对《太空生活趣事多》一类的文章报以幻想,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才会使自己沉静在《秋天的图画》的丰收喜庆中,感受到秋的魅力;才会在《难忘的一天》中为邓小平爷爷的崇高品质,超前目光而感慨赞叹;才会因主人公的凄惨遭遇伤感泣下; 才会对丑恶现象、残暴行为产生憎恶和愤怒。倘若你把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并把这种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容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0:49:12 | 只看该作者

如教《一株紫丁香》一课,我在备课时,用真心去感知、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是如此的单纯、天真烂漫,想把自己对老师那份深深的爱寄托在一株紫丁香上。是啊,师生心连心,老师无时无刻牵挂着自己的学生,白天教学,晚上备课、批改作业……把毕身精力献给了孩子,幼小的孩子从基本的檫鼻涕都是老师教的,是老师抓起他的小手从一开始写起……他们开始学会了回报,方法简单而情真意切,一句“踮起脚尖儿”写出了孩子的可爱和懂事。通过对紫丁香的枝叶与花的描写表达出对老师的担忧及感激,担心老师累了,感激老师为自己付出那么多。教师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在授课时去感染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了学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染的教育。
二、导语要具有吸引力。
  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能吸引听众。教师上课也如此,好的导语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急切地想听下去,想知道这节课的具体内容。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一节课内容的学习效果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入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入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充满激情的导入话,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堂课的开篇导入,对这堂课的功效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课开始,小学生的注意与思维往往处于分散,松驰的状态,因此,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得的情去给学生创设一种“境”,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抓”过来。对于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段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去,其目的就是通过引入情境尽快地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振,达到教学目的。
如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我这样设置导入语的: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到了那儿主要是去看什么?学生兴致勃勃,一只只骄傲的小手争先恐后的举起,我去过北京,看到了长城、毛主席、故宫……我去过昆明,看到了漓江,还去划船呢。我去过……孩子尚未致兴。你们多么幸福啊,去过那么多老师都没去过的地方,你们也是热爱生活的孩子,今天老师免费带你们到安徽黄山看奇石好不好?好!我出示课件,都是美丽的黄山风景图,这些石头象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说出了很多答案。
三、范读要有真情实感。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范读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这种转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会带着感情范读课文,并且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每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的态度情感,所以在范读之前,教师必须先要在理解,感受中深入挖掘,然后将自己的态度情感融化在作品内容里进行范读。范读时教师要进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动容。
如在教学第三册语文园地一中《秋天到了》一则诗歌,我先起头让学生自己读,他们都习惯唱读,我表扬了他们,你们读得真流利、声音也很洪亮。可是孩子们,像你们这么读(还学着他们的样子故意拖长声音读了两句)不把秋天吓跑才怪呢。哈哈,教室一片欢笑声。气氛别提有多好。来,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我读出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语调活泼、轻快,读出了儿歌明快的节奏和和谐的音韵。学生听了哇……一声,随即迫不及待的学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0:49:17 | 只看该作者

四、创设情景理解课文。
语文是一门充满着美学魅力的学科,各种文体,无不充满着“美”,渗透着“情”,引发着学生无限的想象。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利用课件为学生创设实情实景。教学中变作者的激情为学生的激情,做到师生双向投入,及时点拨,启发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意境。学生一旦进入角色,往往浮想联翩,能达到“登山则情满山,临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
我在教古诗《山行》时,出示了诗中的石径、寒山、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是一幅壮观的秋色图,石径是那么的陡峭弯曲,寒山高耸入云,人家依山近云而居,犹如传说中的仙境,枫林红过二月的花让学生在实情实景朗读,自然流露出对所描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一幅壮美的秋色图就呈现在他们的眼前了。
五、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孩子的自信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骂他的。”所以在孩子完成任务后我都及时给予鼓励,教师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下去一定行!”等等。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对于胆小的孩子鼓励显的更加重要,当他在回答问题是声音会很轻,教室都听不清。我就笑着说:“说给谁听呀?—是说给你自己听吗?还是说给大家听呢?”委婉而亲切的话语消除孩子的胆怯,巧妙地指出了不足,提出了要求。 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倘能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倘从XX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由此可见,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作用是大大有利于教学的。 
六、颇有悬念的小结
小结语是一节课的灵魂 。小结是教师对一节课的内容或部分内容的归纳和概括,对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在学生心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学 生牢固掌握, 如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在学完生字,指导背诵第一节后我这样小结: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什么办法呢?老师也很想知道,我们下节课一起去问问植物妈妈。留下了很好的悬念,即使下课了部分学生却迫不及待的往下读,都想自己找到答案。试想下一节课难道不会有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等着你吗?有些教师上课常常是讲到最后一段自然结束,或随着下课铃声断然结束,无概括总结,无情感升华。这显然是不理想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于始终的红线。当然要上好一堂课除上述要求外,还有教师的表扬、批评、讲授等艺术的处理。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 老师要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努力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教学的新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