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班活动由一次绘画活动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0:3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班活动由一次绘画活动引发的思考
绵竹二幼  冯绍菊
活动背景:
在三八节快要来临之即,我组织了关于妈妈的活动,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是他们也知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当孩子们谈到送妈妈礼物这个话题时,有的说送妈妈一束花,有的说给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有的说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有的说帮妈妈拿拖鞋、端水,有的说给妈妈照一张相……于是绘画活动《我的妈妈》就诞生了。
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小班的孩子能画出自己的妈妈来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孩子们是怎样表达和表现妈妈的呢?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由讨论与交流。“说一说: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接下来,我重点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妈妈的形象,如:我在想,我妈妈的脸长什么样子?胖胖的还是瘦瘦的?”(哦,圆圆的、方方的、尖尖的、长长的)“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妈妈的眉毛是怎样的?(粗粗的?细细的?弯弯的?平平的?)妈妈的鼻子是怎样的?妈妈笑起来嘴巴像什么?“哦,有的妈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你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头发?”(卷发?直发?短发?)
   孩子们在互相分享自己的妈妈后,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有了前面的活动作铺垫,孩子们笔下的妈妈“画活了”。
   
王宏辉(男)陈汶苗(男)田谷依(女)
   
徐紫妹(女)廖馨钥(女)庞梓涵(女)
   
孟子宣(女)童宇轩(男)尹秋逸(女)
   
刘佳琳(女)刘浩楠(男)郑熙杰(男)
   
        刘雨桐(女)           皮锶钰(女)叶丰源(男)
作品与分析:
从作品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孩子对妈妈的熟悉程度,对妈妈生活习惯、爱好的了解,对妈妈的依恋和温情:王宏辉小朋友画面上,妈妈长长的直发垂到了脚跟,鲜红的乳头,妈妈给自己喂奶的情景历历在目。田谷依、庞梓涵、刘雨桐、尹秋逸小朋友对妈妈的耳环尤为关注。徐紫妹用两个小圆圈画出了爱化妆的妈妈脸上的胭脂,卷卷的头发自然地垂在脸颊上……总之,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最美的。
这就是小班孩子在他们涂鸦、稚拙的表现中,用他们很多可爱的想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自己对妈妈的感受和体验,对妈妈的爱。          
如果按以往的经验,我会认为小班孩子处于涂鸦期,还不具备创造形象符号的能力。这一年龄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内容多为练习涂色或画一些简单的线条。但是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表现出的妈妈造型可让我们成人望尘莫及。正如毕加索说,“我用了70年时间,学着像儿童一样画画”。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研究表明,10岁以前儿童的美术能力是随着认识水平和思维发展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的,孩子们一般能表现他认识过的事物。也就是说,孩子们表现的妈妈造型就是他们以往所经历过的,有深刻内心体验的妈妈形象,对妈妈所知的表现,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表现就越丰富,动力也就越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0:39:27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与思考:
绘画活动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得幼儿喜爱,而且是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是幼儿自我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通过《我的妈妈》这次绘画活动,我对如何支持幼儿自主的表达和表现有了一些思考。
一、选择适宜的绘画活动内容。
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幼儿表达和宣泄的媒体,也是幼儿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映及流露。幼儿常把大千世界中变化万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传统的绘画活动内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难易程度,由简单形入手,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安排,重在培养技能,对幼儿的感受及表现能力考虑得较少。这样做会造成幼儿的作品内容单一、缺乏个性。既然“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那么,好的绘画内容就能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因此老师在选泽绘画内容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其实绘画最主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次绘画教学活动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从幼儿的视野出发,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绘画活动内容,才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热情,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然而绘画活动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人、动物、植物、建筑,现象等自然的或人类创造的以及人们想象的都是绘画活动的题材。但是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所以绘画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从幼儿身边取材,符合幼儿的发展目标、认知水平、兴趣需要。也就是说活动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幼儿对表现内容能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适合以绘画的方式表现,留有较大的想象、探索、创作空间。加上老师正确地引导,幼儿就能摆脱范例,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同时也会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或亲身体验的东西或情境,以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相应的认知与情感。从而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了探索发现的积极性。也便于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探索、创新的能力,还为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打下健康的基础。
二、给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   《指南》中指出要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0:39:33 | 只看该作者

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和条件。
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本次绘画活动中,老师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在讨论与交流中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通过回忆讲述妈妈的形象,孩子们可获得相关的造型技能,这些都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为幼儿的绘画创作积累了经验,为后期的创造做好了铺垫。因此孩子们才创造出那么富有感情、丰富、独特、富有个性的作品。
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和条件。
绘画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绘画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绘画表现方式、水平不同。因此老师要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在此次绘画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们充分讨论与交流的时间和内容(妈妈的形象);老师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表现画面内容:如表现的顺序可以先脸型后五官,或先画五官某一细节后画脸型;老师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现妈妈;老师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色彩(笔、纸)。老师允许幼儿互相交流自由参观学习,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创新都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和肯定,尽可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没有任何压力,从而能够自由大胆的表达和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5: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