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讯通”是最快捷、最准确、也是最贴心的传话员和发报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21:3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讯通”是最快捷、最准确、也是最贴心的传话员和发报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学校  胡明贵
内容摘要:随着基础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比例逐年升高。由于学生情况复杂,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居多,缺少亲情呵护,学生恋家,精力分散,学习下降,学生安全等诸多问题,使得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更加多元化。而通过“校讯通”搭建和谐、有效的沟通平台,解决了家校沟通,亲情教育,教师工作,学生安全等问题。给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与帮助,增强了家校、社会共同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校讯通  寄宿制   教育  助手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特别在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深入改革,教育资源整合已成趋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比例逐年升高,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生存观念也在发生急剧变化,独身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等逐渐增多,它们对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和对教育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尤其是家长、学生、学校之间的沟通就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实现有效的家校沟通,搭建和谐、有效的沟通平台,一直是困扰寄宿制学校发展的一个难题。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学生,学校除了要在教育教学、宿舍管理、生活保障、体育运动等诸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更多地是要去关注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更应该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亲情教育的新任务。而“校讯通”的问世与推广使用,恰恰给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与帮助,实实在在拉近了农村寄宿制学校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家长的距离,搭建了和谐、多元、有效的交流平台,解决了家校沟通,亲情教育,教师工作,学生安全等问题,增强了家校、社会共同教育的合力,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我校是2010年响应国家和当地政府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的号召,建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我校处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起步阶段,学生尚不能适应各类环境,心理存在颇多问题,同时种种困惑也摆在寄宿制学校教师面前。经过对全校学生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和困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21:35:29 | 只看该作者

1、学生情况复杂,距家甚远,存在三大,即寄宿学生队伍庞大,学生年龄跨度大,学校管理难度大。由于学校地处沿山片区,居民分散,学校服务于乡镇辖区内的有8个行政村,服务半径达20千米,容纳有中小学生1030人,开设一至九年级共25个教学班,在校寄宿生789人,周一到校,周五回家,在校学生中最小的只有6.5岁,最大的16岁,相差近十岁。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很多困难。首先学生不便于和家长交流,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亲情体验,学生容易形成自闭,思想狭隘,行为自私等不良习惯。其次,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师、厌学情绪。第三,学生寄宿在校,距家较远,情绪波动较大,也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大小同学不和,以大欺小,不能和谐相处,引发矛盾。恋家心切,私自离校等。
2、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居多,与父母交流甚少,缺少必要的亲情呵护。经过不完全统计,全校789名寄宿生中,父母双双或者其中一人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就有231人,占寄宿生总数的29.3%,父母离异或一方离家的就有17人,占寄宿生总数的2.2%,他们常年都只有爷爷奶奶或父母中的一人陪伴,且多半时间都在学校,缺少父母的呵护和疼爱,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存在悲观、自闭、叛逆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了它们的成长,同时也给教师教育、学校管理造成很多困难。
3、家长素质不尽相同,教育关注力度不够。虽然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学有所成,成龙成凤,但在社会大背景下,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在外淘金,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有时仅仅满足孩子的学习生活用品,买几支笔、购几本书,交几百元钱的生活费,简单过问一下学习成绩,很少去关注孩子在校表现和心理健康问题。
4、学生恋家,精力分散,学习下降。由于很多学生在教育资源整合之前都是在父母身边,习惯了有父母的陪伴和疼爱,一旦长时间离开父母,难免出现恋家情绪而导致精力不集中,上课思想抛锚,思维分散,久而久之就会使学习习惯改变,成绩下降。
综述以上诸多现状和困惑的存在,无论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朋友们、学生自己而言,都必需尽快寻找一个科学合理、灵便有效的解决办法,学校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校讯通”这个新型的现代化通讯工具给我们的学校管理,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使我们的学校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彻底解决了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困惑,经过一年的实践,“校讯通”在家校合作、学生亲情教育、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安全保障和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为:
1、“校讯通”解决了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家长的距离问题。“校讯通”系统是利用GSM网络和短信信息技术,实现学校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顺畅传递学生信息和校务信息的综合通信系统。使远在十里、百里、甚至千里的家长、学生、老师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等进行交流,沟通感情,互通信息,拉近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21:35:34 | 只看该作者

2、“校讯通”为亲情教育搭建了强有力的平台,使恋家的孩子能经常和父母通话交流,能够听到父母的声音,感受父母千里之外的关怀和疼爱,同时也可将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汇报与父母,让父母分享孩子的快乐于喜悦,使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愉快,学习的轻松,不再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三年级学生韩新德,由于父母出车祸常年神志不清,韩新德从小就有爷爷、奶奶照顾,从心理上依赖爷爷、奶奶,有强烈的恋家心里,刚住到学校,两天都待不到,就要哭着回家,有两次还试图偷着跑回家,让其爷爷、奶奶感到无奈,班主任、宿管老师感到头疼,时刻到要去关注。后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该同学办理了“校讯通”,只要想家,就鼓励他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叙叙想家之情,慢慢的韩新德同学适应了学校生活,不再哭着回家, 而安下心来专注于学习。
3、“校讯通”使教师工作变得相对轻松和快捷,“校讯通”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手机短信群发,轻松实现家长与老师间的双向交流的系统平台,孩子成绩单、老师测评、假期作业、家长会通知、开学报名、学校活动等信息会通过短信群发可以及时准确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得知学校及班级的最新消息,了解孩子在校生活、思想、学习等表现,和家长一道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4、“校讯通”助家长一臂之力,有效缓减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使它们不再孤单和寂寞,家长不再担忧和思念。我校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存在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封闭,寂寞无聊、怨恨父母、叛逆多变等心理问题,从而表现出不善交流、自暴自弃、骚动抑郁、学习不思进取等现象,在开通了“校讯通”业务后,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和家长通通话、谈谈心,有些孩子甚至在电话中撒撒娇、发发脾气,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些孩子慢慢变得活泼开朗、渐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上有了进步,各种活动也表现的积极多了。
     5、“校讯通”的使用,有效杜绝了中学生随身携带手机的现象。由于经济发达,现代化生活水准的提高,学生攀比心理也日益严重,部分家庭富裕学生家长为方便联系,会给孩子送手机,学生会偷着拿到学校。校讯通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与家长通话交流的平台,学生就缺少了拿手机的理由,家长也就弱化了给孩子送手机的念头,从而有效杜绝了学生随身携带手机的现象,阻止了攀比心理的滋生。
6、“校讯通”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开启安全和谐新航道。孩子上学、放学,刷一下卡,家长就能收到报安的短信,免除路途安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处于沿山地带,洪水、狂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报安信息中心向家长发送地质灾害和恶劣天气预报等,让学生家长提前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孩子平安上学。如今年六月份,天气多变,雷雨偏多,洪水经常阻隔交通,给学生上学、放学安全造成危险,学校就启动了校讯通报安信息平台,将每天的天气情况与学校安全要求发送家长,家长们都做好了提前防范,没有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校讯通”在我校经过一年的尝试使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学校管理变得轻松,校园环境变得和谐,对教师而言,“校讯通”是最快捷、最准确、也是最贴心的传话员和发报机,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拉近了和学生、家长的距离,使得教育更和谐、更轻松。对学生而言“校讯通”是无形的望远镜和情感的交流机,是学生自我鼓励和奋发的润滑剂。对社会而言,“校讯通”是家校和谐教育新理念的催化剂,为有效连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信息开辟了新渠道。为进一步让“校讯通”发挥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去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广泛宣传,积极尝试,合理使用,让“校讯通”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照亮寄宿制学校管理向更高、更强方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2: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