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人为核心的传承回族“泥哇呜”校园传承现状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人为核心的传承回族“泥哇呜”校园传承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泥哇呜”其音色古朴、幽怨、清亮、悠扬、沉厚、穿透力强,易于演奏,便于携带,是我国少数民族一种自娱性气鸣吹奏乐器,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非遗”保护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夏近年来开始探索通过“非遗”进校园、探索“非遗”的校园传承保护模式。企盼让校园传承成为“非遗”保护的一剂良方,我校走出了“非遗”校园传承保护的第一步,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泥哇呜它强调的是以“人的气息为核心”的技艺、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但笔者认为在学校传承泥哇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泥哇呜       活态流变        以人为核心     传承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泥哇呜”其音色古朴、幽怨、清亮、悠扬、沉厚、穿透力强,易于演奏,便于携带,是我国少数民族一种自娱性吹奏乐器。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非遗”保护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夏近年来开始探索通过“非遗”进校园、探索“非遗”的校园传承保护模式。让校园传承成为“非遗”保护的一剂良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其自然传承链条,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泥哇呜它强调的是以“人的气息为核心”的技艺,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但笔者认为在学校传承泥哇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 一、泥哇呜学校传承的现状
作为我区的国家级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师生一定程度的重视,我校回族民间器乐泥哇呜走出了“非遗”校园传承保护的第一步,从2008年至今我校三年级至六年级1980多名学生开始学习吹奏泥哇呜,泥哇呜学习定为校本课程,使其真正走进了校园,现如今有65%左右的学生们不但能吹奏如《宁夏数花》、《牧羊小调》这些旋律欢快活泼,优美动听的乐曲,而且还能利用其古朴、幽怨、穿透力强的音色特点,把宁夏“山花儿”像《眼泪花儿把心淹了》,《田里的绿韭菜不要割》等这些曲调委婉,感情细腻的乐曲,演绎的惟妙惟肖,淋漓酣畅,婉如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一枚小石子,在人们的心灵荡起层层涟漪……随着同学们手指灵活地转换,时而节奏明快,如山间欢快流淌的小溪;时而声音悠扬,如浩渺的深沉夜空;时而又长音清澈,直击心灵,仿佛能窥探出你的秘密。 这些曲目都是在学校相关老师的协助下排练指导的,学校举行大大小小的活动几乎都会有泥哇呜表演,从服饰、道具、表演等万面很大程度地传承了这一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使得泥哇呜这一古老的吹奏技术得以暂时的延续,学生在演奏活动中,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爱我家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情感。但是,这种为了应付参观、应付演出,你教我学的原始沿袭,容易失去本真,失去参考和研究价值。
下面是我校学生对泥哇呜的认知及兴趣情况调查结果概要:
(一)认知情况:
1、泥哇呜在当地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绝大多数学生只在学校听说过泥哇呜及泥哇呜演奏。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学校,占70%以上。.
2、虽然泥哇呜在我校传承,但大部分人是通过被动接收的方式知道宁夏泥哇呜的,主动去获取宁夏泥哇呜信息的人并不多。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宁夏泥哇呜没有很深的了解。对于宁夏泥哇呜入选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很多学生并不知晓,说明政府、学校宣传力度还不够。
(二)兴趣情况:
1、对于宁夏泥哇呜,愿意去了解的学生占多数。对宁夏泥哇呜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3:35 | 只看该作者

(1)、我校是回族学校,泥哇呜是校本课程,必须学习。
(2)、电视节目里偶尔会看到有人吹奏泥哇呜,想试试看。
而对宁夏泥哇呜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
(1)、声音小,听不清,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
(2)、太过时,曲目太老,舞台效果不好。
(3)、家长感觉价格高,易碎易耗,学生不好保管。(学生价35元——45元)。.
2、从跟踪调查数据看2008年我校三年级260多名学生参与泥哇呜学习,截止2013年升入六年级时还有168人表示愿意继续吹奏,占学生总数的65%,其他同学或损耗或没兴趣,这证明宁夏泥哇呜的校园传承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尚欠一把“火”。关键在于如何引发兴趣,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平衡泥哇呜成本之间如何把握,这是学校传承泥哇呜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3、在学校开设泥哇呜课程方面,学生希望泥哇呜课的形式更加活泼开放。
二、泥哇呜在传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校在传承泥哇呜中虽也做了一些努力,但仅仅就教学生吹奏几个相关曲目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形式能走多远? 让校园传承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这样能真正完整地把这-宝贵财富的精华留于后人吗?经过实践观察,笔者以为目前学校在传承泥哇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间题:
    1、形式过于简单,难以完整准确地传承泥哇呜吹奏技巧。
    当前我校传承泥哇呜只有简单地口传心授,通俗地说就是教会一部分学生,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学会如何吹奏这-乐器,没有更深刻地了解、感受和体会,日后他们也只能教会别人简单吹这一种乐器,或许这样也勉强可以表面传承,但传到后来谁也难说这一民间艺术是否变形? 况且学生只是在小学学习泥哇呜,升入中学就断了,这种断断续续的学习使得泥哇呜的演奏技巧很难达到传承的要求和标准。总之,目前传承泥哇呜的方式单一,简单意义上的教,形式实在太过简单。当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主要就靠口传心授这一特点,确实给传承带来了诸多出难,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拓展其传承的渠道,使其尽可能多地为后来者留下更多可以查阅的资料和学习的机会。
    2、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全面,难以活态地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口传心授以外,应该不断地拓宽其
传承渠道,为后人留存其可以留存的东西。目前,学校在传承
.过程中似乎缺少些传承途径,偶尔有几张表演的照片也只是为
了参观、报新闻之类的,甚至连音响资料也不多,仅有的几张
照片或许还只存在个别老师的电脑里,老师在辛苦地排练、
表演了节目以后几乎不能留下任何资料,这多可惜啊,我们不仅要收集这些资料,而且要尽可能及时、完整、准确,传承者只有更多地了解泥哇呜,才能更好地活态传承。
    3、宣传不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淡薄
    对于这一古老的民间器乐.学生未必能真正了解,对泥哇呜的涵义、历史、演变、音色及音乐演奏特点等不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一民族民间乐器理解不透、体会不深,因而吹奏技巧不到位,缺乏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影响观众对这一器乐的理解,久而久之,吹奏者表现力不够充分,观众无法听懂,这对泥哇呜的传承是非常危险的。凡此种种,皆因宣传不到位所致,不及时宣传,就会导致淡忘,淡忘必将导致消失。
4、政府和全社会的资金支持、补贴和帮扶不到位
长期从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雷侃说,“非遗”产业化发展为传承者增加了收入,传承者能够依靠自身技艺养活自己,从而增加了传承信心。与此同时,有了经济效益传承者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但它是易碎品,损耗严重, 显然,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资金支持和帮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3:41 | 只看该作者


三、对学校传承泥哇呜的几点建议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各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的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以传承,其中第一条指出,要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学校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所以学校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阵地,在学校传承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几点:
     1、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
     回族民族民间音乐大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艺术殿堂的瑰宝。泥哇呜演奏在我区许多的民间活动中虽亦能常见,但其传承的内容和人数日趋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不同民族艺术形式的影响,尤其是流行音乐等广为流传,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逐渐淡化了对民间乐器泥哇呜吹奏的兴趣,作为学校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挑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优秀民族文化一代代沿袭发展下去。学校可以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念日,这一纪念日也可 以结合县实际情况一起搞,也可以搞出学校自已的特色;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要尽力挖掘泥哇呜乡土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穿插或专门安排教学时间介绍、欣赏、讨论、表演泥哇呜;学校还可以成立校级泥哇呜传承团队,建立泥哇呜器乐坊,这些我将在下文阐述,总之,我们要把握一切 机会,开拓一切渠道让学生了解、喜欢、参与到泥哇呜传承活动中来,努力唤醒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泥哇呜的意识。
    2、加强泥哇呜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以口传心授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只能以传承人的形式一代代往下传,那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显得格外重要。 县文化部门可以举行"泥哇呜"培训班,分级、分期、分批不同范围地对教师、学生进行泥哇呜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可以从历史、发展、传承、音乐、舞蹈等多方面选择,对那些学习比较认真感兴趣的学生,挑选一部分成为学校"泥哇呜"兴趣小组队员,组织部分学生排练,适时把握表演机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了解知识,增添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陶冶了情操,锻炼了心智,又使泥哇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千秋,何乐而不为?优秀的学员和老师还可以送到校外等相对专业的部门学习、进修,从而更好地进一步带动学校的传承工作。传承人的培养一方面是较大范围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结合我县实际物色和培养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传承人。
    3、成立泥哇呜文艺队
    学校可以成立一支泥哇呜演出队,通过对泥哇呜文艺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使之活态传承,并把他们的学习排练成果在校内外展示,使文艺队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又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熟悉这一艺术形式。
     传承人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典型、突出的泥哇呜传承人,而文艺队的成立更侧重对泥哇呜的普及和兴趣培养,文艺队可以在培训的基础上挑选吹奏基础过硬、基本功好,有兴趣的很多人参加,排练后在学校和社会上公开演出,起到传承和宣传泥哇呜的作用。
     4、建立泥哇呜器乐坊
     泥哇呜是泥制气鸣器乐,易碎,易耗品,价格稍高,但音乐是流动的,吹奏的气息也是流动的,且曲目是在放牧劳动中产生的,带有随意性,常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也必定会不断演变它的非物质性,后人对前人的创作动机要不断地变化拓展,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在学校建立泥哇呜器乐坊,把其物质性的资料展示给后人,便后人可以从这些资料 中学习、借鉴到有用的东西。器乐坊可以把泥哇呜的文史资料,例如它的起始、发展资料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器乐坊里,对当时人们表演的图片和音像资料保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照相、录像等现代多种科技手段把一切可以留住的瞬间在器乐坊展示和保存,以便后人学习、参观、研究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3:46 | 只看该作者

5、开发泥哇呜乡土教材,使泥哇呜的传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雷侃解释说,“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恢复或保留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作为我区国家级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可以积极开发泥哇呜乡土教材,在课标范围内,把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艺术形式与泥哇呜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上是对音乐教材的一种必要补充。运用乡土音乐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乡土音乐的博大和久远,它是一个地方人民的心声、象征和代言,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对通俗歌曲的兴趣和热衷,努力寻找地方音乐与课本音乐的契合点,加入时尚的、现代化的元素,以兴趣引发兴趣,使泥哇呜的传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例如,在小学阶段可以有计划的教授1——1一个八度音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流利的吹奏《音阶歌》,《春天来了》等八度音程内的歌曲,夯实基础,上了中学可以继续扩大音程范围的学习,从而使泥哇呜的传承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切不可拔苗助长,让学生望而却步,丧失兴趣,没有发展潜力。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泥哇呜的质量和效率,培养热爱家乡和民族的情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结合泥哇呜来讲解音乐知识,也可以用音乐理论来指导泥哇呜的排演。例如,泥哇呜曲《牧羊小调》是表现劳动人民放牧场景,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理论知识,利用泥哇呜的音色特点.,可以给学生讲解音乐音高、节奏、旋律音色等音乐知识;泥哇呜的音乐特征可以给学生讲解民族舞文化知识。乡土教材的开发狭义地说就是结合乡土艺术去论释和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用音乐理论知识去指导乡土艺术实践。当然,我们更可以进行一番研究请教专家吧泥哇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一系列的教材,循序渐进地把泥哇呜的历史、沿袭、音乐特点、演奏技巧等作系统地研究,从而形成文字、音像等资料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更严谨的教育,以便形成良性传承局面。
6、政府和全社会的资金支持、鼓励和帮助不可缺位
由于泥洼呜它是易碎、易耗品,学生不好保管,家长感觉经济损失较重。我校在音乐教室放置类似于超市的“鸡蛋篮”,供学生放置泥哇呜,来保护学生的泥哇呜免受其害,但是,又不利于学生闲暇时练习吹奏,自娱自乐。保护效果依然不明显。显然,这其间,政府和全社会的资金支持、帮扶和补贴不可缺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流变的,音乐更是流动的,传承是非物质的。泥哇呜的传承任重道远且富有意义,我们唯有全心全力,传承中华文脉。学校理应成为传承和宣传的主阵地,肩负沿袭中华文明的重任。让“泥哇呜”这朵民族奇葩,通过我们的不懈呵护,静静地在宁夏这片沃土上竞相开放,生生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