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变静为动,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20:0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变静为动,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同化  求知欲  生机活力
摘  要: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教师也不能替代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主动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课上动起来,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人的发展只有经过主体活动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教师也不能替代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主动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课上动起来,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所以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焕发学生生机活力,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的现代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一、 变静为动,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生活问题教学化,把教学问题生活化,把教学问题趣味化,使课堂更具活力。 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带入生活化的教学殿堂,让他们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学习, 是生物教学更富有生活情趣和活力,让学生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与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七年级《生物•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节。这是本章内容的教学重点之一。有一天,我在七年级1班上课时,按照教学计划,先介绍口腔的作用,然后提问:“你们平常在吃米饭时,咀嚼的时间长了,有什么味道?”有的学生说忘了;有的说吃得太快没有感觉到;有的说他不喜欢吃;只有极个别学生说有点甜味。于是,我根据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导入,并分析讲解,最终让学生记下了书中的结论。接下来,在七年级2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教学计划,在学生起立坐下之后,我突然说:“早餐发的馒头谁的未吃完,现在请拿出来吃。”学生们先是吃惊,接着是笑。我便先拿出一小块馒头吃了起来。第一次在课堂上提倡吃东西,学生们感到非常惊奇,也纷纷拿出馒头吃了起来,而且吃得非常认真。学生们吃完后,我提出了问题:“大家刚才吃馒头时,口中有什么味道?”同学们兴奋地说:“刚开始没什么味道,后来有点甜味。”我趁热打铁地问:“平常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学生说:“吃米饭的时候,有时有点甜味。”待他们讲完,我简单的介绍了口腔的作用,顺势导入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节课上的得心应手,下课后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这堂课的收获。 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逐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酶的特性”一节中,教师可展示一袋加酶洗衣粉,首先让学生注意洗衣粉上的使用说明,强调为什么这种洗衣粉要在60 ℃以下的温水中使用,那么我们平时使用此洗衣粉时,使用多少度的温水其去污效果最好?这样就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进行一系列探究。象这样让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探究的问题与现实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探究兴趣,而且有助于体会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也体现新课程“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理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20:04:36 | 只看该作者

二、恰当设计课堂教学的“动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探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如《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该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等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都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简单的语言和图片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微观的生理过程跃然眼前,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观察、思考并理解这一动态过程,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发展。多媒体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向学生呈现那些难以观察的现象:个体发育的过程,基因的表达,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等;为学生再现已经不存在的事物:已经灭绝的动植物、原始的地球;将抽象的、深奥的学习内容具体化:生态系统、基因、染色体组、DNA的结构……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我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 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  ”;方法三:“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方法四:“用桌上绑鱼鳍的塑料片拦住鱼”;方法五:“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方法六:“减少水,使鱼游速减慢”。并且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但这一过程的实施,必须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2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