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7:4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资料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董福军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举例或通过实验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通过模拟板块运动实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3.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过程,培养尊重科学、不畏权威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举例或通过实验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通过模拟板块运动实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壳变动的发生原理。

2.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模拟实验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7:47:46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设疑激趣
你知道吗?我国东北地区在远古曾是海洋,现今的大庆地区曾被辽阔的第四纪松辽古大湖所淹没,湖中繁殖无数介形虫、藻、鱼类等生物,历经一亿多年,盆地内堆积了6千多米厚的沉积层,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陆相沉积油田。
大庆地区发现了石油,说明本地区曾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海陆的变迁。
导入2:故事导入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导入3:热点导入
汶川地震给四川和周边省区带来很大的人员伤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同时,由于地震和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当地的地形也有变化。地震引起震中区域北川、映秀的水平位移量达238厘米,沉降量达70厘米,隆起量达30厘米。
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改变地表的形态,它们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世界和我国哪些地区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火山地震发生有关的知识──海陆的变迁。
讲授新课(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归纳提升)
一、沧海桑田
1.小组合作探究发现
(1)猜想或假设:学生分组实验,结合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2)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寻找自己猜想或假设的事实证据。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老师可与同学互动,多媒体展示如下图片证据,让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进行地理事实的验证发现。
这里我们可以对学生猜想或假设的地理事实验证发现预设如下。
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②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③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2.老师多媒体点拨提升
承转:教师可以利用下面的图片进行承转,把学生带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索。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小组合作探究发现
(1)猜想或假设:学生分组观察,结合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老师在这里可以链接课文,给学生展示友情提示,以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这一个探索发现可真是不简单,老师可以分步展示下面的几幅图片,以期给学生探索发现方向上的引导,可以给学生提出“哪两个大洲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的探究问题”,引领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探索发现讨论结果预设: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轮廓凹凸特别吻合,我猜想以前它们可能是连在一起的。
(2)学生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寻找证据
老师多媒体出示下面的图片,力图帮助学生发挥想象,探索到当时魏格纳可能寻找到的证据。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为自己刚才的发现(或者是魏格纳当时的发现)寻找着证据。
2.老师多媒体点拨提升
这时候老师讲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已经水到渠成了。
承转:教师可以利用下面的图片进行承转,让学生带着探究问题,先自主学习最后一目的课文,把学生带到板块运动问题的探索之中。
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了解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三、板块的运动
1.小组合作探究发现
问题情境,科学探索
学生分组观察,结合思考问题一步步地发现自己的探索成果。
2.老师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点拨提升
歌谣小结,情感收获
求知开启了我们的探索、发现之旅,一次愉快的科学探索之旅,让我们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其实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自然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去体会到自然的神奇,也让我们感受到探索带来的快乐!
畅谈收获,感悟提升
学习有限,探索无限
回复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7:48:0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三部分,即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可以说,很多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感觉理论性很强,理解和感悟知识的难度都会很大,如何带领他们对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并进而获得科学探索方法的体验呢?在课堂一开始我们就可以以设疑激趣、讲故事或说热点的形式引入新课,在学生感受问题魅力的同时,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探索之旅,培养他们的地理兴趣。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是按照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老师利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点拨提升这样简单的讲课思路,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自然地获取了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辅以老师必要的点拨提升,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又增强了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和感悟知识的能力。这样的一节课,我们不但顺利达成了课时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我们的最高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18: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