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第36~37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7:1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36~37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猜想、验证的研究过程中,初步感知研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量”“折”“比”等方法,经历验证的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由例子抽象出图形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那这又是什么图形呢?(依然出示长方形,现场撕成正方形)正方形;

2.寻找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呢?

学生举例交流,教师帮助矫正错误的说法。

二、验证:在操作中证实猜想

1.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身有哪些特征?

追问:同学们都是抓住边和角来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我们猜测的不一定正确怎么办?验证。

2.聚焦研究方法,在交流互动中,验证得出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重点一:引导学生通过“量”“折”“比”的方法,分别证明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结论。

重点二:在操作、观察中,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内涵。

3.认识长方形的“长”“宽”。

4.小组研究讨论,验证得出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1)提出活动要求。

先独立研究:看看用什么方法能验证得出正方形的特点?

再小组交流: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去验证得出正方形的特点?

(2)全班交流反馈,辨析各研究方法并统一观点。

5.认识正方形的“边长”。

6. 比较:看看这些经过我们证明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突出强调: 正方形不仅相对的边是相等的,任何两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三、巩固: 在活动中深化认识

1.围:出示几根小棒。

思考:如果要围出长方形,你对老师提供的小棒有要求吗?

学生自由阐述。

思考:如果给你四根一样长的小棒,可能围成什么图形?

追问:围出来的一定是正方形吗?

根据学生的阐述,适时摆放小棒。

引导学生明晰:正方形不仅要四条边一样长,还必须四个角也是直角。

2.猜:出示只露出一个直角的信封,猜是一个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猜测,得出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五边形等各种图形。

得出:必须是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结论:平面图形中,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7:14:45 | 只看该作者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小精灵游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欣赏校园风景的同时找到身边的图形。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就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新课的引入到比较特征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习材料。这些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   

二、在活动中探索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在深刻体会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深度的前提下,突出'了创新教学特点,特别是在获得新知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充分体现了“探索式学习”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大纲要求“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为了这到这一目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这节课一方面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每个学习小组每人一把剪刀、一把直尺或三角尺、一张彩纸、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彩色小正方形各四个,为人人动手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的手、脑、口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余地。  

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耳听、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每项活动的过程,我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当学生思路停滞时,通过问题促使其再前进一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及时总结、升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用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如:通过小精灵游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环境中找出身边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兴趣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事物,突出了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同时也注意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操作之前对于工具的使用没有交待到位,导致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发现一些方法来证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让每个组的学生都去想多种方法,因而造成验证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忽略了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各组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组只发现了一个方法,可能其它组就发现了三种方法,这时教师应综合各组解决问题的程度,适时进行调控,然后在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引导,协助学生学习数学时,要善于调配学生活动的步伐,要善于调控数学活动的时间。对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