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抓好学生规范性预习
摘要: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不快,师生的负担一直未能减轻,加上语文教学的应试选拔,整个语文教学的特点出现淡化,因而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还担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教育改革家、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把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剧作家莱辛的话“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抄给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座右铭。①由此可见,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②特别是对于一个班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而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极为重要,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规范性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自学能力 规范性 预习 培养
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学语文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的世纪大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而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很差,导致农村地方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不快,师生的负担一直未能减轻,其根源就在于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自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它是学习者独立掌握知识、获取技能以及独立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自我检查和评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这里规范性预习是自学能力的核心,抓好学生规范性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就如何抓好学生规范性预习谈一点体会。
一、规范性预习的内涵
何谓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即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还没有讲授的新课程之前去自学。④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⑤一般来说,学生的预习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往往是零散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不规范的,所取得的学习成效也是较低的。因此,我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固然重要,而抓好学生规范性的预习,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是尤为必要和迫切的。所谓规范性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自学课文的学习活动。有效地预习必然开展着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活动,锻炼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下一步深入学习创造条件。“不教学生预习,他们就经历不到在学习上的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⑥这种学习活动因为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避免了学生自学过程的盲目性;因为是有步骤、有章法,避免了学生自习的随意性,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自学效率;因为有循序渐进的程序,使学生在自学中能积极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是语文学习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语文新知识的起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强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鞭策,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二、规范性预习的指导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⑦“相机”要相关链之处,察合宜之时,悉心捕捉认准学生思维的走势,为诱导铺设成功之路。“学生思之而不得,则为明讯之”“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⑧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与其他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整体,要留给学生时间,并检查预习的效果,不要流于形式。不论哪个学科、哪个领域,主动发现,探求问题,比直接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或比直接继承拥有知识更重要。因此,要促使他们“动天君”,“自动求知”,掌握具体的方法步骤,有的放矢,收到成效。
(一)通读全文
包括通读课文和注释,课文之前的学习提示,课文之后的思考与练习,初步熟悉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教会学生针对不同的文体和文学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介绍相关文体知识和阅读的重点、学习要领。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启发学生在阅读 时联系自己个人的生活经验,体验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