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19:00 | 只看该作者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

  (“十几缸金鱼”。)

  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学生讨论思考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3.提问: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

  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附: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认识 了解 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教学设计说明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组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学时没有按常规先分段,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讲解进行教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二是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三是勤于动笔。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渗透训练重点尤为重要。通过这一训练项目为后面学习读写例话作一铺垫。教学时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课时主要是留心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以此指导学生的作文。

  本文准备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理解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第二课时:继续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读写结合。

  这一课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力求师生关系融洽。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再读书交流,合作学习。经教师点拨指导共性难点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习写法,指导作文。教学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激疑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明确每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这样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统一起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上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

  3.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在梳理排序形成几个重点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读、思、议。学生读书讨论,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者抓住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使学生由不懂到弄懂,不会到会,不会学到会学。在体会词句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情感的闸门大开,心灵也受到触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

  4.对本课重点“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这一问题,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导就应体现在此。

  5.在自读、精读以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学生的感情在此处升华。

  6.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读学写,在学生完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通过再次的合作学习,明确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而且还留心那里的人。使学生了解,这节课只是初步学习的,今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7.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个人物的片段或写一种喜爱小动物的片段。读写结合,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培养学生注意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揭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完成以下学习目标。谁来读一下

  生:(1)理解“举止特别”“唯一”“忘我境界”“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的高贵品质。(3)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师: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生:有。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

  生:(一人读,再齐读。)

  师: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生:自读课文。(给学生5分钟自读课文的时间)

  [给够时间,围绕“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教师短短的几句话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渗透了读书的方法。]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胶片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生:(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胶片上。)

  [小组交流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横向交流信息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学生精神放松,无拘无束,能者为师,人人参与,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3)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4)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5)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6)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7)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8)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

  (教师梳理问题,拿掉前面重复的问题(4)(5)(7)(8)。)

  师: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生: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教师随机排序并画上序号)

  生: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生: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生: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师:你们说得真好!

  [每个小组的代表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些问题具有共性,也是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巧妙的是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写在胶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仪放出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把重复的问题去掉;再启发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叙述的先后,调整了顺序。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

  三、解决问题

  师: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

  (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又一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按照排好顺序的问题,在书中找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子进行理解。又一次发挥群体的智慧,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师: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

  生:“举止”指的是动作和神态。

  师:“举止特别”呢

  生:动作和神态跟别人不一样,与众不同。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境界)

  师:“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

  生:达到忘掉自己的程度就是“忘我境界”的意思。

  师: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呆呆地”是说看鱼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

  生:“静静地”“不说一句话”说明看鱼看得专心,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老是”说明经常是这样的,并非是偶然的,所以举止特别。

  师: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也是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讨论,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并不强求答案一致,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师: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师: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从“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唯一”可以看出青年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师:“唯一”是什么意思

  生:是只有的意思。可以看出青年和别人不一样。

  师:谁还能再说说。

  生:从“融为一体”可以看出,“融为一体”是说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就是金鱼。

  师:这是达到忘我境界的一种表现。“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解决了。(把这个问题拿下来。)谁能再补充

  生:“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教师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子适时点拨、精讲,使学生理解聋哑青年举止特别是因为爱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与鱼融为一体。]

  师:(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师: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生: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

  生: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师:(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

  师: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师:“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生:(齐说)小女孩。

  师: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青年画鱼认真、生动,所以小姑娘说鱼游到了纸上。

  生:是说青年画鱼画得像真的一样。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生:从“游”字可以看出来。

  师: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师:“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先在心里深深记住鱼是怎么游的,才能画好金鱼的动态。所以游到心里是原因,游到纸上是结果。

  生:如果鱼不光游到心里,就不能把金鱼画得那么生动,小姑娘就不会说鱼游到了纸上。

  生:青年经过反反复复地看,有了金鱼生动的形象,才能有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

  师: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师:这些问题我们全都理解了,你们真行!经过前面读书自学,提问,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生:是一个爱鱼爱到了忘我境界的人。

  生:从中可以看出青年是一个勤奋专注的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鱼游到了心里”是“鱼游到了纸上”的前提,“鱼游到了纸上”是“鱼游到了心里”的结果,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抓住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巧妙地点拨了一个“游”字,让学生体会青年人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专注品质,进一步理解了内容。]

  师: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生:(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六、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生:青年的外貌描写是作者看到的。

  生:青年听周围人的议论一段是作者听到的。

  生:作者还用笔同青年交谈。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教师注意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在指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启发学生,适时点拨,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了材料,水到渠成,非常自然地加强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总评:

  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

  1.教学目标明确、适当,体现了年段特点。

  上课开始,教师将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引导、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激发了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科学、优化。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小组内讨论;经过讨论仍然有不理解的问题再一次提出来,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梳理;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

  教师在揭示课题时问学生:“鱼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并用彩色粉笔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个“…”符号,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引导学生反复讨论、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大屏幕显示出几条金鱼游动的姿态,教师边演示边做小结。一个“游”字,画龙点睛,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同时悟出了课题的深刻含义,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思想。

  4.读写结合,突出读写训练重点。

  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举止特别”“融为一体”等词语时,有意识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学习,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画出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的鱼。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选择材料写出这篇文章的”让学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就跟踪观察,通过看、听、问等方式,积累了很多有关聋哑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写成这篇文章。学生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弄懂了什么是积累材料,怎样积累材料,感受到积累材料之重要。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了本组读写训练重点。

  5.加强了读的训练。

  教学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读的训练。自读课文给以足够的时间,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书,边读边思,真正地读书,不是走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当理解了内容,学生为聋哑青年忘我、专注的品质所感染,情感的闸门打开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渲染了气氛,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看出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有所创新,效果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部而得名。西湖旧称西子湖、钱塘湖,自宋代以来一直通称为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市,风景区面积可达50平方公里,但西湖水面只有6平方公里,湖岸的周长约15公里,由苏堤与白堤将湖面分成了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湖区。西湖中有孤山、湖心亭、小瀛洲、阮公墩等四个岛屿。于是常有人用“一山、二堤、四岛、五湖”来概括西湖的风景。其实,西湖的名胜古迹很多,约有40多处,光是重点古迹也有30余处。西湖的景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景区,即西湖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西湖区自古以来就有传统著名景观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断桥残雪、双峰插云,花港观鱼等。

  苏堤,俗称苏公堤,南起南屏路,北接曲院风荷,横贯湖区南北,全长2.8公里;漫步堤上看春晓,雾中西湖苏醒,鸟语花香,意境动人,因而这里被称“苏堤春晓”,为西湖之首。在西湖的东南岸涌金门与清波门之间的湖滨地带,为南宋时期的御花园,园中有柳浪桥,沿湖植柳甚多,柳枝好像绿色的幔帐,春风吹动,如碧浪翻飞,柳荫深处时时传来黄莺的叫声,故名曰“柳浪闻莺”。现在这已扩建成公园,全园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带还有一片樱花和海棠,景致别有特色。位于苏堤虹桥西北、洪春桥南有一座造酒的曲院,院中种植荷藕,春末夏初荷花盛开,香风四起,“映日荷花别样红”,因而取名“曲院风荷”;水静风来,游人犹如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位于白堤西端,三面临水,背靠孤山,在皓月当空的秋夜里,湖水平静如镜,清辉如泻,故名“平湖秋月”;有古诗云:“万顷湖平长似境,四时月好最宜秋”。在小瀛洲岛南湖的水面上,有三座造型别致的小石塔,塔高约2米,塔身中空,周围有洞孔,月夜如在塔内点上蜡烛,烛光从塔洞口内透出,倒映在水中,构成了“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景象,取名“三潭印月”,景色十分奇丽。雷峰塔又叫黄妃塔,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旧有七级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宝塔金碧与山光辉映,别具风韵,所以叫“雷峰夕照”;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镇压在此塔下面,此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南屏山下净慈寺,为西湖四大丛林寺院之一,每当晚祷时,寺钟响彻四方,“南屏晚钟”由此得名,余音悦耳,启人禅心。断桥又叫段桥,此桥在里西湖与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连环湖北路,另一端通接白堤;每当瑞雪初下,桥上拱顶处的积雪先融化了,远远看去桥好像断了一节,又像似桥与堤断开了,这就是“断桥残雪”;相传白娘子与许仙曾在此桥相会过。环绕西湖南北的有南高峰与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在茫茫云海中,山峰隐约可见,好像山峰插在云海之中,名曰“双峰插云”。在西湖苏堤映波桥与锁澜桥之间的绿洲上,为湖区最大的公园,园内有红鱼池、牡丹园、大草坪、花港等景点,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四季都有应时的花卉,成为花、港、鱼连为一体的名胜特色景观,“花港观鱼”成为这里的风景之一。

  北山区,主要景观有岳庙、岳坟、灵隐寺、飞来峰、北高峰和玉泉等。岳飞是宋朝抗金名将,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而修建了岳王庙,又称岳庙。岳王庙位于西湖栖霞岭下,经过历代多次修整,门楼重檐,巍峨庄严,入门后有忠烈祠和启忠祠,殿内有岳飞塑像,像高4.5米,身穿盔甲,披紫蟒袍,按剑而坐,像的上方有“还我山河”匾额一块,殿内两侧墙壁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更显庄重肃敬。在庙的西侧有岳坟,坟前有墓门,上有“精忠报国”四字,通过墓门有甬道直至坟前,道旁有石人、石兽,墓碑上刻有“宋鄂岳王之墓”,左侧有其子岳云墓,周围有古柏数株。墓门下面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他们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秦王氏、张俊、万俟莴四人向岳飞请罪。1979年我国对岳庙、岳坟进行了全面整修。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部灵隐山山麓,灵隐寺又称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1600多年,是我国著名的古刹,为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寺内有东西二山门与天王殿并列,天王殿正面有弥勒佛坐像,背后有木雕韦驮立像,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像;殿后有大雄宝殿,殿高33.6米,高甍飞宇,琉璃瓦顶,正中有用香樟雕塑、全身贴金的释迦牟尼像,像高9米,坐在莲花宝座上,背面有善财童子;寺前古林苍郁,泉水流经处筑有春淙、冷泉诸亭,清静幽雅,为西湖著名景区之一。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在灵隐寺前,海拔只有168米,这里古树参天,岩石突起,似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峰下有青林、玉乳、龙泓等天然岩洞,洞壁上满布五代、宋、元时期的石窟造像。北高峰与南高峰相对峙,海拔314米,自山下登石阶上盘三十六道弯通向山顶,登高远眺,龙岗蜿蜒,猿攀蛇行,群山屏列,孤耸碧落。

  南山区主要景点有虎跑泉、龙井泉、南高峰、黄龙洞、石屋洞、永乐洞、烟霞洞等。虎跑泉、龙井泉同玉泉,并列为西湖三大名泉,人们自古就有以“消受山中水一杯”为最佳享受的说法;虎跑泉水沏茶(龙井茶),色翠香郁,味醇甘美,被誉为“西湖两绝”。根据泉水的轻重和水质,在全国泉水品评中,北京玉泉山泉水为天下第一泉,镇江金山寺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杭州西湖虎跑泉和无锡惠泉为天下第三泉。南高峰与北高峰南北相对峙,海拔只有257米,居于西湖南部群山之中,从山麓至山顶有四层石灰岩洞,如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和千人洞,其中以千人洞为最大,洞体宽阔,可容纳千人,故称千人洞。在栖霞岭下北麓有著名的黄龙洞,又叫飞龙洞,其主要景观在洞上,山后峭壁上塑造龙头,有泉水从龙嘴流出,如珠帘下垂流入池内,池旁立石刻有“有龙则灵”四字;山前绿荫浓密,以竹景取胜,被称为“黄龙吐翠”,这里也是西湖著名风景区之一。

  钱塘区在西湖区南部,主要包括六和塔、九溪十八涧和钱塘江潮。六和塔在城南钱塘江边,原来的六和塔已经毁掉,现在的六和塔,是南宋时期(1153年)重建的,以后又经过历代多次修整,保留至今。塔高约60米,塔为八面、七层,塔身为砖木结构,塔的每层中心都有一小屋,每层廊子的两侧都有壶门,内通小屋,外通檐廊,塔内的须弥座上有砖雕神像,墙壁上有飞天、花、鸟兽等图案,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九溪十八涧是烟霞岭以西龙井山南之间的溪水的总称,九溪主要是指由龙井山、杨梅岭流出的九条泉水,形成一种“万壑流下九溪”之势,水中含有矿物质,水略温,即使秋凉游水时仍不觉冷,倍感乐趣。十八涧是指九条溪水以外,无数的山泉、小溪形成的流瀑、水涧,这也是西湖周围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在青黛绿碧之间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于静之中更显生动,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钱塘江沿岸景观也不少,尤以钱塘江潮最为壮美,为天下奇观。每年8~9月份是观潮的好季节,每当大潮来临时,只见水天相接之处有一条白练横卧江上,接着听到江潮声如金鼓、奋如雷霆,刹那间波涛汹涌,万马奔腾,震天动地,真有“翻江倒海山为推”之势。据记载,1953年9月的一次大潮,潮头冲上堤坝高出江面的海塘上,竟把一个3000多斤重的“镇海铁牛”抛出10多米远,其景十分雄伟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苏堤简介

  西湖中的苏堤,它的名称与苏东坡有关。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的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生活上不安定,只能用写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他被贬官到黄州后,驾船来到赤壁,写下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其中有这样的意思:滔滔的长江向东流去,美丽的河山出现了多少英雄豪杰。千古英雄人物被历史的大浪卷走了,我今天重游旧地,那些英雄们一定会笑我一事无成,满头白发。人生不过像梦幻一般,不如开怀畅饮,把酒倒进江中祭明月。这首诗写出他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也表露出他报国无路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苏东坡虽然博学多才,却没有得到重用。不过,他所到之处,尽自己能力所及,为老百姓多做好事。他在杭州任职期间,因为西湖中泥沙沉淀,湖床抬高,天下大雨,河水常常要漫上岸,淹没道路房屋。苏东坡决定疏浚西湖。在他的带领下,西湖的疏浚工程终于完成了。人们把挖出来的淤泥在湖中垒起一条堤。这堤南北走向,长2.5公里,堤上栽了杨树和柳树,还修建了6座石拱桥。人们怀念苏东坡的恩德,就把这座大堤取名为“苏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28《父亲的菜园》课文

  一条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四季翠绿的菜园。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全家人投去诧异的目光——要知道,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望着我们困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于是,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

  春天到了,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豌豆。望着这一块贫瘠的土地,我问父亲:“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

  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我似心非信地点点头。没过多久。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

  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以后的日子,我们便四处拾粪。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预习解析

  ● 重点生字

  狰:zhēng

  〔狰狞〕样子凶恶,如“面目狰狰”。

  笔画数:9;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355112

  造句:这只面目狰狞的老虎吓坏了游人。

  狞:(獰)níng

  凶猛,样子凶恶:狞视。狞笑。狰狞。

  笔画数:8;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44512

  造句:恶狼凝视着走散的小羊。

  炒:chǎo

  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炒菜。炒米。炒面。炒冷饭(喻办事不讲效率,说话做事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没有新的内容)。炒鱿鱼(方言,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因以借指卷铺盖,解雇。亦简作“炒”)。倒买倒卖:炒黄鱼(指倒买倒卖黄金)。炒地皮。炒买炒卖(指对股票外汇的买卖)。

  笔画数:8;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2343

  造句:爸爸炒得一手好菜,全家人都喜欢。

  伺:sì

  观察,侦候:窥伺。伺机。伺察。伺应(y宯g )(等候响应)。伺cì 〔伺候〕a.在人身边供使唤;b.照料饮食起居(“候”均读轻声)。

  笔画数:7;部首:亻;

  笔顺编号:3251251

  造句:奶奶患病期间,妈妈一直在身边伺候。

  蚯:qiū

  〔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细长柔软,生活于土中,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使土壤疏松,对农作物有益。可作鱼和家禽的食饵,可入药。亦称“曲蟮”、“地龙”。

  笔画数:11;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32121

  造句:淘气的男孩子们抓来了很多蚯蚓。

  蚓:yǐn

  〔蚯蚓〕见“蚯”。

  笔画数:10;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5152

  造句:蚯蚓是一种对庄稼有益的小动物。

  ● 重点词语

  狰狞:样子极其凶狠,吓人。

  疑惑: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质疑。

  诧异:惊讶,奇怪。

  坚毅:坚定,不动摇。

  气馁:没信心,灰心丧气。

  ●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

  2?默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坚韧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

  3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加强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从父亲坚忍不拔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土地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课文重点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失去菜园、决定开垦、开垦荒地、垒上石墙、种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粪肥田、菜园丰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对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教学上的难点。

  ● 相关知识

  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来体会其中的深义。

  (1)决定开荒。“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开垦荒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垒上石块。“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种上豌豆。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豌豆肥田。“父亲说:‘……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节俭、对土地的热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的生字;

  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间:2006年4月29日

  执教教师:颜朝阳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与导入

  1、你们谁见过菜园?

  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哪儿见过?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讲完,出示菜园图片)

  2、那你们见过在铺满石块荒坡上的菜园吗?

  (出示荒坡图片,揭示荒坡种菜需要土壤和肥料,很艰难)

  二、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父亲的菜园》,快速阅读,说出对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或者疑惑问题;

  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利,边读边想;

  2、教师板书学生问题和感受;

  三、细读课文

  1、教师归纳学生感想和问题:看来同学们对父亲很敬佩。下面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阅读要求:推敲重点语句和词语,语速匀畅,语调抑扬。边读边打记号和写注释。

  ● 通过一件什么事情让你对父亲很敬佩?

  (解决开荒的原因,菜园对父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开垦菜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

  ● 父亲哪些方面值得你敬佩?

  (解决开荒的过程和艰辛)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

  勤劳、自信、坚韧,热爱

  ● 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人?

  (系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亲的形象)

  四、拓展

  出示荒凉的山坡和父亲的菜园图片

  这是被破坏的土地,这是父亲的菜园;

  对破坏土地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评价?父亲和他们比起来你有新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9: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