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学媒体:网页、课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做关于角膜活器官捐献的社会调查

  教学过程:

  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

  学生说调查结果,并着重分析不愿意捐献的原因

  [教学意图: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角膜在现在现金社会的推广阻力,从而为下面感悟琳达一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奠定基础。]

  2、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

  指导朗读:

  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教学意图:加深情感体验,和后面的自觉捐献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琳达转变的过程。]

  3、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

  学生回答: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

  4、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

  [教学意图:突示重点,对父亲的话进行深刻理解]

  5、全班交流

  (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回答: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温迪活的纪念,并分享她的美丽

  指导朗读: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你们自己也读一读。

  仅仅4年的时间就能够坦然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多么令人钦佩呀,能读出他们的无怨无悔吗?指名读

  (2)还有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表达了父亲的这一观点?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指导朗读: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女儿温迪的话充分印章了琳达的父亲的话,她也愿意捐献自己的角膜

  在那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遗留的远非一幅角膜,而是(生接答)

  (投影: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温迪为外公的行为而感到骄傲,为外公的精神而感动,这么小也为别人着想。

  指导朗读:你能读出之中骄傲吗?

  [教学意图:以父亲的话为中心,上下结构全文的理解体系,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感悟能力。]

  6、祖孙两代人对角膜捐献的支持,使得琳达在失去了可爱的小温迪后主动捐献了女儿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儿那栩栩如生的画儿,但她却仿佛看到了(生接最后一自然段)

  (投影: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指导朗读:是呀,可爱的金发的小温迪无时无刻不活在每一个人心中,她手中的画笔——

  7、我们了解了琳达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吗?

  生回答:角膜捐献真是太重要了,人们应该觉悟,主动捐献角膜;一家人很无私,它们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了延续,获得了永生……

  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

  生回答: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意图:对中心的理解,明确捐献角膜的人具有的精神。]

  8、在我们的社会调查中,共采访了58个人,只有12人不愿意捐献角膜或其他器官,1人表示要考虑,45人都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角膜或其他器官,可是事实上又是怎样呢?请你看看网上提供的资料。

  生阅读网站上的国内外的数据资料

  看了这些数据,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教学意图:拓展资料,引起学生的注意,感受到我国器官捐献的匮乏,引发学生的忧患意识]

  9、但是在我们当中也有人非常积极的捐献角膜,看,这就是她的角膜捐献证(投影捐献证正面)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看!(投影背面的捐献者情况记录)知道白雪莲是谁吗?看,白老师今天就在这儿,你有什么话想对白老师说吗?或者你想问问白老师什么问题吗?我想白老师定会毫无保留地解答的!

  生自由问答或表示心声

  [教学意图:出示白老师角膜捐献卡,使学生直观感受,将日常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现场采访,营造师生口语交际机会,学生的好奇心、钦佩之情自然流露,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捐献器官的意义。]

  10、

  我在想,怎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让大家都能够自觉投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即口头上支持,又付之于行动呢?你们能想个好办法吗?

  生出主意:写传单、加大宣传力度、写倡议书……

  [教学意图: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引导学生将主观意愿化为行动]

  11、

  如何来写一份感人至深的倡议书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希望通过我们的倡议书,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来,让更多的残疾人和家庭充满幸福和快乐!

  [教学意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课前准备:

  ●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或事例。

  ●调查:身边的人对器官捐献了解多少,他们愿意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触摸春天》的盲姑娘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就好了。但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二、学习新课

  1、检查生字认识,朗读课文。

  2、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

  3、教师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围绕重点解决问题

  1、“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

  指导朗读: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2、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

  学生: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

  3、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

  4、全班交流

  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2)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回答: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温迪活的纪念,并分享她的美丽。

  指导朗读: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你们自己也读一读。

  师:仅仅4年的时间就能够坦然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多么令人钦佩呀,能读出他们的无怨无悔吗?指名读

  3)还有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表达了父亲的这一观点?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

  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指导朗读: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生读)

  4)投影:“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温迪为外公的行为而感到骄傲,为外公的精神而感动,这么小也为别人着想。

  5)祖孙两代人对角膜捐献的支持,使得琳达在失去了可爱的小温迪后主动捐献了女儿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儿那栩栩如生的画儿,但她却仿佛看到了(生接最后一自然段)

  (投影: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指导朗读:是呀,可爱的金发的小温迪无时无刻不活在每一个人心中,她手中的画笔——

  6)我们了解了琳达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吗?

  生回答:角膜捐献真是太重要了,人们应该觉悟,主动捐献角膜;一家人很无私,它们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了延续,获得了永生……

  7)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

  8)生回答: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拓展知识:

  1、在我们的社会调查中,共采访了XX个人,只有少数人不愿意捐献角膜或其他器官,多数人都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角膜或其他器官,可是事实上又是怎样呢?请你看看网上提供的资料。

  2、生阅读网站上的国内外的数据资料。

  3、看了这些数据,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4、怎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让大家都能够自觉投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即口头上支持,又付之于行动呢?你们能想个好办法吗?

  5、生出主意:写传单、加大宣传力度、写倡议书……

  五、师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综合资料

  写作意图:

  1、从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2、学习作者对人物语言的生动细致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难句解析:

  1、一个人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父亲的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二是如果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才是有意义的。这句话体现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2、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温迪的话让我顿悟:父亲留下的不仅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颗一心为他人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与后人心中,并将世代相传。)

  质疑解难:

  1、课文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因为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2、课文中几次出现带有“骄傲”的句子,体会含义。

  (1)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温迪得知捐献角膜后,不但没有“痛苦难忍”,反倒为自己亲人帮助他人而感到自豪。从温迪的言语,表明她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认识,闪耀着她思想的光芒。)

  (2)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再次使用“骄傲”,表达“我”对女儿温迪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可。与前文14岁的“我”进行对照,形成对比,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

  永生的眼睛

  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严重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作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活儿营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这篇短文采用了第几人称的写法?

  2.文中记叙捐赠眼睛角膜的人物有哪几个?依次写在横线上: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表明他们捐赠眼睛角膜时间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_______

  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琳达的父亲给她以深刻启发的两句话。

  5.下面是文章所用的材料,其中详写的有(),略写的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内:

  A.母亲被疾病夺去生命B.父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C.温迪的骄傲和心愿D.温迪在交通事故中丧生

  E.温迪的眼睛角膜被成功移植

  6.文章倒数第2段,引用了"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里的话,有哪些作用?选出正确答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照应标题

  B.表明眼睛角膜移植手术的高妙

  C.贯穿全文

  D.交代温迪捐赠眼睛角膜的结果

  E.表达两位昔日盲人对琳达的谢意

  F.照应开头

  7.恰当地归纳了文章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赞扬了琳达父母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B.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表现了琳达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

  C.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表现了温迪年纪虽小,但品质非常纯洁、高尚。

  D.本文通过记叙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赞扬了他们为别人的健康。幸福而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

  答案:

  [永生的眼睛》:l、.第一人称2.母亲父亲温迪3.1965年炎夏的一天1986年的一天两周后4.你所能给予他人……自身一部分。如果我们的死亡…有意义的。5.B、C、A、D E 6.A、D 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作业设计二

  第二次冒险

  ①退休教授安道特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②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个兵,安道将将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③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学会的几句法语。

  ④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3O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⑤"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__"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⑥"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⑦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抱了出来。

  ⑧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⑨这间棚屋,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quan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⑩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11)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12)女主人很快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门失去了父亲。

  (13)"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14)德国冲锋队员再没有来到这户农家搜查.

  1.根据第③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安道特_(quan)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2.安道特的"那回遭遇"发生的时间是____,地点在___

  3.写出一个与第①段中"言语不多"近义的成语:

  4.第①段中"那时候"是指_____ 的时侯。

  5.在第⑤段中的"__’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__"你们愿把我藏起来吗?"

  6.第(10)段"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一句中的"当时的情况"是指:(1)

  (2)____;(3)_的作用是:()

  A.概括文章内容

  B.从一个侧面表现女主人的崇高品质

  C.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直接点明文章中心

  7.女主人主要的性格特点是:(1)_;(2)___

  8."言语不多"的安道特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的原因是:___。

  9.从安道特和女主人两个方面写出题目"第二次冒险"的含义:

  (1)_

  (2)_

  (1994年上海中考试题)

  答案:

  (第二次冒险):1.蜷2.1944年春(或大反攻的前夜)诺曼底一个法国农舍3.沉默寡言4安道特着落5.逗号6(1)德国兵有条不紊地搜索着(2)唯一的农舍外是一片田野天已经亮了B 7.(1)镇定、坚强善良、勇敢8.法国人民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使他深受感动。9.安道特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又一次到女主人家避难女主人在因救助安道特而丈夫遭枪杀后,又一次将安道特藏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三

  一、5分钟查字典练习。

  1.角膜:“膜”字 部首是( ) 查音序( ) 全字共( )画。

  抄出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

  2.患病:“患”字 部首是( ) 除部首再查( )画。

  抄出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

  二、你能根据拼音把下边的词语写得又正确又工整吗?

  juān zèng lǐng wù huī yìng wān zhěng yí yuàn

  ( ) ( ) ( ) ( ) ( )

  yán zhòng máng tóng yōng bào sàng shēng fēn xiǎng

  ( ) ( ) ( ) ( ) ( )

  三、你的词语积累有进步吗?试着补充下边的词语。

  与( )长( ) ( )( )横溢 重见( )( )

  ( )泪( )眶 ( )( )其来 ( )( )长辞

  四、区别字形与读音,分别组词语。

  取( ) 借( ) 增( ) 佛( )

  敢( ) 错( ) 赠( ) 拂( )

  苦( ) 报( ) 娇( ) 幸( )

  若( ) 抱( ) 骄( ) 辛( )

  难 nán( )  重zhòng( )

  nàn( )   chóng( )

  五、请你准确地挑出下边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1.为了取用母亲的眼睛角模,警官争求父亲的意见。( )

  2.当他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做用,他们将会多么自毫!( )

  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心情 ( )地说

  ( )的话语 ( )地笑

  ( )的眼睛 ( )地唱

  ( )的愿望 ( )地跑

  ( )的想法 ( )地看

  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 虽然……可是……

  1.《永生的眼睛》一课( )使我感动,( )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 )死去了,( )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 )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4.( )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 )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八、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修改下边有毛病的句子。

  1.他愉快而高兴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碧眼仍然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回答问题:

  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莫过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认为自己的死怎样才是有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琳达说父亲的话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儿子的高质量人生

  儿子长大了。他一方面夜以继日地学习,期望自己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一方面又童心依旧,抵挡不住电脑游戏的诱惑,时不时的在电脑游戏中大战一番。

  儿子刚上中学时,“望子成龙”的我们就抱回一台电脑,同时也请回了电脑家庭教师——学习软件,还给孩子买了一些游戏软件。当时儿子真是在班里风光一时。

  有人说,教育软件都是家长买的,游戏软件才是孩子要的。此话不假,孩子以学习电脑、做练习为名,却以玩游戏告终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忍不了了,游戏战场被迫从“地上”转入“地下”,终于有一天,“地下”战场被围剿,全军覆没。

  我的儿子平时努力学习,按时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任务,当然也在作业之后,念念不忘自己的游戏。作为父母,我们尽量少说,以便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放假了,儿子的时间更充裕了。复习功课之余,儿子的精力几乎都放在电脑游戏上了。我们虽然担心,但是仍然控制自己少说话,静观儿子的变化。有一天,儿子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自己学习过的电脑知识编一个小游戏?半夜他偷偷爬起来研究,一晚上下来还真鼓捣出点名堂一一屏幕上两个小人伸胳膊踢腿,你一拳他一脚,打得还挺热闹。压根儿就没想到玩游戏还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更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我们突然醒悟:应当好好鼓励儿子,让儿子干自己喜欢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看到一篇文章《能将游戏作为职业多好》。儿子手舞足蹈,大呼:“英雄所见略同,这真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口出狂言:“现在我玩的是别人的游戏,几年之后,就得让别人玩我的游戏!我要以游戏开发为职业,要拿玩游戏当饭吃,要享受高质量的人生!”

  我们笑着看着儿子,心想:儿子长大了,有主意了。既然人家横下一条心,自己打下百分之百的保票,做家长的怎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呢!

  1.从“现在我玩的是别人的游戏,几年之后,就得让别人玩我的游戏!”这句话,你看出文章中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题目参考答案

  二、

  juān zèng lǐng wù huī yìng wān zhěng yí yuàn

  (捐赠) (领悟) (辉映) (完整) (遗愿)

  yán zhòng máng tóng yōng bào sàng shēng fēn xiǎng

  (严重) (盲童) (拥抱) (丧生) (分享)

  九、

  1.他高兴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

  2.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

  3.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十、

  2.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19《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1.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2.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A 案

  第一课时

  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

  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2.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积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B 案

  第一课时

  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语段、篇章读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明确小组学习任务及要求。

  a.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c.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小组比赛,深入探究

  1.教师激励: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比赛,请各小组按照比赛要求做好准备。

  投影出示比赛规则:

  a.小组内轮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0分)

  b.请一名学生汇报本组对研读的事例的感悟、体会和有个性的见解。(20分)

  c.请一名学生读一读找到的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谈一谈本组的理解。(20分)

  d.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20分)

  e.给研读另外两个事例的学习小组分别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对别的小组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20分)

  2.展开比赛,教师扮演评委及比赛组织者,予以调控、指导、点拨、小结、评分。

  3.教师对比赛情况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学习小组,并请组长介绍取胜经验。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教师引导: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都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随着文章的层层推进,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水到渠成地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投影出示,示意学生齐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在此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投影接着出示,教师引导学生齐读)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思想上受到了哪些启迪。先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感情读背,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听写本课的生词。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教师示范背诵一段,并激励学生课后继续背诵。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22: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