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数据处理
共发放问卷2436份,回收2012份,剔除有效性、可靠性不高等不合格问卷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2004份,有效回收率达85%。将经过筛选的问卷加以编号,以便将来核对数据。给予各变量、各题项一个不同的代码,并依问卷内容,有顺序地输入计算机并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7]。
3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有86.3%的学生家中有电脑并连有互联网,有53.7%的学生拥有个人移动设备,多数学生平均每周花费4—6小时上网;当问及上网经常做的三件事时,80.4%学生选择了网上冲浪、刷微博、网络聊天,只有小部分学生选择接收/发送邮件、做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应更多侧重于关注浏览器、聊天工具和移动设备的安全;此外,有64.7%的学生反应自己的电脑和手机曾遭受过病毒的攻击;当问及“是否愿意学校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时,有96%的学生都选择非常愿意,并表明自己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还建议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融入信息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尤其对典型案例和网络攻防比较感兴趣。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病毒、黑客、防火墙这些术语比较了解,而对间谍软件、特洛伊木马、网络钓鱼、身份盗窃、社会工程攻击、点击劫持、标签绑架、僵尸网络却知之甚少,这也说明他们的信息安全基础知识较匮乏,很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遭受过这些攻击,而自己却不知情;此外有76.2%的学生不了解强密码的设置要求,多数学生会在微博、Email、QQ等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的服务上使用相同的密码;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与移动互联网的接入,使智能手机也面临着安全问题,仅有21.3%的学生表示会定期对手机进行安全检查,而大部分的学生只在感觉手机信息安全出现问题才会投入关注;当问及“网页中如果弹出不健康的图片或flash,你是否会尝试去点击”时,有54%的学生选择了会。这种情况下弹出的图片中一般会嵌有恶意脚本,并可能遭遇点击劫持,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道德规范程度较差;此外,还发现有71.7%的学生曾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性别、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照片)发布在网上,这也说明他们不够重视自己的隐私信息,缺乏防范意识,容易留下重要的数据足迹,很有可能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当问及“你的电脑防护做过哪几项措施”时,如表1,大部分学生表示会采取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病毒库、升级系统补丁等措施防护,选择设置反垃圾邮件、隐私控制、禁止广告、重要信息备份等方面比较少;在使用软件方面,有37.9%的学生表示会在不知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还有51.9%的学生会直接打开或使用下载的软件。
表1 对电脑进行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可多选)
项目 百分比
安装杀毒软件 93.4%
定期病毒更新 77.9%
防火墙设置 69.7%
反垃圾邮件 26.2%
隐私控制 24.6%
禁止广告 35.2%
重要信息备份 47.5%
总结以上调查结果,中学生对网络服务和网络科技产品的依赖性已经越来越深,然而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对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毫不知情,缺乏必要的识别能力、防范意识以及处理技能。因此,提升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开展相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 提升信息安全意识的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根据上述调查分析, 笔者提出如下策略:
4.1 拓展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中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时代也不断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系统。对学生来说,U盘、移动硬盘、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MP3、平板电脑。这些设备大大地改变了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也逐渐使学生习惯和依赖于这些信息设备。未来随着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也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育之中不断加入最新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同时,信息安全对于工业、商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民间用途也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投入。对各类人群,如教师、学生、家长、工作人员等,应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有区分的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
4.2 开发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