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4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22:2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感受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而科学素质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如遗忘或偏重于某一方面,将会偏离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基本出发点。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准确定位;适当引导;活动材料
    正  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各要素(即日标、内容、材料、学习活动、媒介、时间、环境和方法)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编制和处理,从而形成特定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它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学科领域层次、单元教育活动层次和具体教育活动层次。这里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具体活动层次的设计,是根据已经拟订的学期、月或周计划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设计。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准确定位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
    科学教学不同于过去的常识教学,在原“常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新内容,所以内容选择的范围相当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不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它更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教师要发现、保护、培植幼儿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例如,自由活动时,幼儿喜欢将黑板上的磁性教具一块块排队,其实他们对磁铁有所发现并在探索;在玩弹力球时,孩子们将它们压扁又恢复,并且乐此不疲,教师就应因势利导,扩展成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
    (二)教育内容的划分。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个教学内容可以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时学习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教学内容的划分。例如,水这个教学内容包括很多小的内容,水无色无味的特征、水的流动性、水的三态、水的用途、水的沉浮以及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等,水的基本特征就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班幼儿在学习时,水的基本特征已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水的沉浮现象、水能使光发生折射等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如果把发现了解水的沉浮现象作为大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内容,那么了解水与物体的沉浮关系就是难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观察、评估幼儿,准备教学用具,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现象、状况以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尽全力做出最全面的预测,确定合适的重难点内容,是成功的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前提。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求
    1、发展性: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着眼点,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
    2、趣味性: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幼儿活动的趣味性上。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开放性:活动的形式和设计的思考等都应是开放性的。如提问不限于惟一的答案,形式不局限于单一性,还可以延伸到园外、社区等地进行。
    4、活动性:要使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通过他们自身的动手、动脑、动口等操作活动来与环境进行交往,主动发现,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因此,要提供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
    5、整合性:要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完成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各自的整合。活动目标中有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整合;内容中可有科学内容之间的整合,也可将科学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内容整合。如“春天”主题中还可容纳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与指导
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材料,有步骤地开展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它是面向全体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这里主要谈活动目标的设计、教师提问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师要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该年龄阶段的目标,结合每次活动内容的具体特点,对幼儿提出全面、恰当的要求,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能够达到的目标。具体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22:26:25 | 只看该作者

2、内容和要求始终和总目标、阶段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3、具体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三方面;
4、表述应明确,且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如小班“请你摸一摸”的活动,可以设计以下三项目标:
(1)幼儿通过触摸,发现物体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发展幼儿的触摸觉。
(2)培养幼儿用手感觉物体特性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发展和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
活动过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具体展开的运用,是正规性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是关键。教师要依据活动目标,认真思考整个过程的各个步骤,认真指导。
1、导人活动要求。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人活动。
从活动一开始,老师就应让幼儿明确本活动的任务,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去。导入的设计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丰富的材料导人。如“看看小朋友面前有什么?”
(2)利用各种文学作品导人。如用猜谜来导入。
(3)利用情景表演导入。
(4)利用环境设置导入。如走进一间布置好的房屋,问幼儿“看到什么了”。
(5)利用直接指令或提问导人,即开门见山式的导人。如“看面前的水仙花”。
2、基本活动要求。
围绕目标,合理充分地发挥材料的作用,有步骤地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并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一般说来,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基本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有以下步骤。
    (1)教师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启发幼儿从多方面、使用多种方法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去感知、操作、发现和思考问题。
    (2)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探索活动情况。包括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幼儿操作的方法、发现及问题),倾听幼儿的自言自语和同伴轻声细语,观察幼儿的情绪,是否在等待老师的帮助,等等。
    (3)要求和鼓励幼儿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4)教师以简短的语言,概括幼儿的发现,并再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幼儿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再作探索,寻求完整答案。
    (5)教师继续观察、了解幼儿情况,并给予幼儿及时的帮助(提供材料、解决困难等)。
    (6)再次鼓励和启发幼儿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陈述自己的发现和问题,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此处要给足时间,用于幼儿表达、交流。
    (7)教师在幼儿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和评价,包括知识点(幼儿获取的经验或幼儿主动建构的表象水平上的概念);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探索发现的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善于思考、有所创造的幼儿和发展较差而进步的幼儿,避免重结果、重纪律、
3、结束活动要求。
由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活动并继续布置任务,让幼儿延伸活动,在自然角、科学发现室、家庭或社区继续探索。因此,结束活动应该是开放式的。还可以指导幼儿一起整理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22:26:3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师提问设计
    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指导,主要通过设计有质量的问题来实现。教师提问有两种。一是封闭式的,其答案是限定的、惟一的。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二是开放式的,没有限定答案。如“你有什么发现?’,“你看它像什么?”教师应更多地向幼儿提开放式的问题,便于幼儿回忆并联系自己的经验,在经验和自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操作、发现和创造,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随着教师提问的步步深入,幼儿也就在无意中逐步深入到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去了。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
    (一)科学教育活动选择材料
    1、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应该注意三点:1.目的性;2.操作性;3.思考性。
    2、材料的提供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的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每一种材料的投放,教师必须仔细斟酌,想想它们是否能激起幼儿思考、探索的欲望,只有在具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儿才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思维的精神状态。
    3、幼儿科学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为使幼儿学科学有个良好的开端,使其长大成为具有科学素质的现代的和未来的公民,幼儿科学教育应以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基点。
    (二)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
    1、指导儿童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方法和儿童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注意选择合理而适合内容和儿童认知特点的观察观察形式;设计观察类科学活动时要注意教师不是传授给儿童的知识,而是儿童自己探究、发现梳理观察的结果,培养儿童发现、探究精神。
    2、教师实验操作要注意面向全体儿童,使每个儿童清楚感知操作过程,体验实验的神奇与魅力;儿童操作时要注意选择的操作内容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安全,教师在儿童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实施具体的指导。
    3、技术制作类科学活动重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儿童动手制作,让儿童亲历制作的过程,教师注意不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有二的制作过程,给儿童充分的制作空间。
    4、开展交流讨论类活动要注意确定适合儿童交流讨论的课题,让儿童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不得不说。教师要注意设计严谨的交流讨论过程。
    (三)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1、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每个幼儿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在自然角和科学发现室内进行。幼儿以个别活动为主,或三两人自愿组合;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幼儿的自由度较大。
    2、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重点在于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等。
    3、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创造和提供环境及物质材料是幼儿开展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
    (1)建构科学发现室(科技活动室、科学宫、科学探索室等)对环境和材料(设备)的特点要求具有新奇和趣味性、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可观赏性和配合性(如将磁性材料和能磁化与不能磁化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供幼儿操作)。具体提供的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探索生物和无生物的材料
    ②探索光的材料
    ③探索磁和电现象的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22:26:36 | 只看该作者

    ④探索声的材料
    ⑤探索力的材料
    ⑥探索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的材料
    ⑦感觉训练的材料和实物
    ⑧测量工具
    ⑨制作工具和材料
    ⑩各种图书、画片和匹配小图片,供幼儿阅读、观看和做游戏用。
    (2)设置科学桌、科学角
    在幼儿平时的活动室一角,教师为幼儿安放一张桌子,提供同类或不同类的可探索材料,让幼儿自主操作。具体材料可参照科学发现室设置清单,根据需要,数量可少得多。
    (3)设置自然角
    教师在幼儿活动室内或活动室门口附近的向阳处设置一个分层架(或桌子,或在窗前柜子上),放上易养的植物和金鱼、乌龟等小动物,也可放置一些贝壳、稻穗等等,以体现大自然,使幼儿随时可接引自然,探索自然。
    (四)幼儿对材料的选择与指导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不需要全班统一行动,也无固定步骤。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要表现出以下步骤。   
    1、合理组织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探索。   
    2、当幼儿进入活动室后,教师要向幼儿介绍材料的名称和操作方法,帮助每个幼儿作好选择。   
    3、幼儿进入探索后,教师要耐心、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若有幼儿遇到困难,不要急于去帮助他,可鼓励幼儿反复探索,努力自己解决问题。
    4、对于反应快、操作灵敏的幼儿,可启发其进一步探索;对行动迟缓、怕困难的幼儿,则要鼓励,给予其适时、适度的帮助,以增强其继续探索的信心。
    5、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6、整个过程,教师要以热情、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以探索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使幼儿有一个轻松、愉悦、安全的心境参与探索,从而专心致志于活动。
   
    四、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科学现象、自然物或有趣、奇特的科技产品和情景,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导致幼儿自发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
    由于这种科学探索是教师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带有偶然性,因此,教师不能事先进行设计,但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关心、指导。
    1、随时关心、观察、发现幼儿的活动;
    2、积极热情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探索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22:26:40 | 只看该作者

    3、正确引导、鼓励幼儿的探索,和幼儿分享探索活动的成果。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这种由外界情景所导致的围绕偶然发生的事情,由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就是所说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蚯蚓吃什么,壁虎在墙上为什么掉不下来……正所谓琳琅满目、俯拾即是。
    偶发性活动对幼儿来说所获得的经验更直接、更有趣,印象也更为深刻,是引导幼儿认识世界的最佳时机。但由于教师事先既无计划,又不提供材料,且多数是发生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有时幼儿提出的问题古怪、幼稚,但却让教师措手不及,有的教师为了“顾全面子”,在孩子面前不懂装懂或不予理睬,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提问常常得不到教师的重视。
    (二)正规性探索活动
正规性、选择性和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或相互转换的。正规性探索活动内容可延伸到选择性活动中去,选择性和偶发性探索内容又可能转换成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三者有机结合,整体发挥效能,最终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更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关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场合下产生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并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保护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五、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疑问解决
    (一)让幼儿产生疑惑,提出问题。
    例如在《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幼儿知道什么东西能沉下去、什么东西能浮上来,同时提问哪些东西在特定的条件下能沉下去又浮上来?又如在“电池”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玩玩具、装电池,幼儿知道有的电动玩具动了,可以玩了,而有的还是动不了,咦!问题出在哪?孩子们产生了疑问。幼儿产生了这些疑惑,接下来的操作过程才是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的过程。
    (二)让幼儿深入讨论,相互交流获得正确认识。
让幼儿在集体讨论中,听取别人的意见,用事实说明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指导相当具有艺术性,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开放式提问;2、递进式提问;3、自由式提问;提问刚开始难度不大,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重点是让幼儿参与,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整个活动中,教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自由组合这几种提问方式,随机性相当大,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笔带过,也不能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更不能任幼儿自由发问、偏离重点,教师要掌握好一个度。
六、结束语
    幼儿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产物,在促进幼儿观察力、创造力、社会和情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祖国的下一代,我们应转变观念,正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与途径,使幼儿科学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并希望其能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