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化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2:5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化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的创造性工具。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方式。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整合与应用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在优化化学实验,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在教师集体备课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得出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提高化学课堂效率都有很大的作用,但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也要讲究度,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情境;教学效果;集体备课
    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它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它成为现代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能,而信息技术因其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优势,使现代课堂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改变了了很多,使师生的教和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重大变化,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学习的时间和空间[1]。但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与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和初中化学课程的整合,分析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正确有效地观察理解实验,并运用抽象思维方法把握化学规律的本质是化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化学实验的完成是瞬时的,现象时间很短,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又有的实验受外界条件的限制,现象不稳定,老师演示很难成功,或有的实验产生有毒的物质,污染环境和毒害学生的身体。但这些实验现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化学规律,需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研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演示但经常不成功所以通常只是老师讲实验现象,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讲解,去理解和分析,效果不佳。近几年来,从我校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系统和每个办公室配了电脑后之后,化学教研组开展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的活动,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能够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最优化。例如:把瞬间的实验定格,学生可以重复观察;把不容易成功的实验成功演示,对环境有污染和对人体有害的实验利用计算机播放视频。通过计算机播放,可以把学生平时很难观察到的现象不断再现,重复观察,同时节约了药品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2:59:25 | 只看该作者

二、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应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在课堂上为了教学效果的需要,根据本节课知识的联系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情景或故事等,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在愉快的轻松的状态下进入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但创设教学情境,也有多种情况和多种需要。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对某些物质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二氧化碳之前,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或PPT等技术先介绍一下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这样对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学生就留有总体印象。通过介绍学生就会认识到二氧化碳这样有用,自然就产生了对二氧化碳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的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来表现各种情境,因而问题情境设置的生动有趣,形象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接受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时,在上课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改了对白的电影,但对白要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关。精彩的影视内容和所学的知识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感觉新奇之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这种“情境”的引导下,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教学效果自然就高效很多了。
三. 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应用
   (一)使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2]。
    例如,我在进行初中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和离子的形成的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微观和看不见得的抽象知识的一般很难理解,单凭想象无法完全理解。在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什么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很难理解,学生总认为带正电的原因是得到正电荷。在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由于人的眼睛看不见这些微观粒子,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无论教师怎样解释,学生就是不理解。而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应用PPT或Flash模拟原子的得失电子,模拟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既形象又直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教师不必多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是板书的时间也去了大半,老师在引导学生和让学生练习巩固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了。如果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思维的和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并利用多媒体快速展示,这样既节约了教师抄题的时间,同时新知识能得到及时的训练和巩固,不同层次的训练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随堂练习能起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拓展提升的作用。有效高质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初中化学中既有大量的概念、定理和例题,又有一些复杂的实验装置图,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装置图等。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花在概念、定理和例题的板书及图形画制时间过长,这样不但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还使课堂练习时间减少。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将重要的概念、定律、图形、例题、小结、课堂练习等制作在课件上,用课件上课就能大大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且演示图形完整、规范、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2:59:30 | 只看该作者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师生讨论创造了有利条件。课堂讲授与新颖的讨论形式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或Blog群或微信建立合作小组,进行在线学习讨论,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即时练习→疑难解答→当堂检测→课后检测几个层次来合理科学地使用网络共享资源。利用BBS、讨论组、特有的论坛自由地在网上寻找讨论对象进行讨论或由教师制定的题目,让学生发表看法, 交流心得,得出最佳结论。通过这样新型的师生交流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等地一起进行知识问答、交流谈心、专题探讨等讨论活动。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和增进师生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这种自主平等的对话中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或课本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合作范围,提高合作的效率、改变学习的方式[3]。《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应用》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好素材,提高协作能力的典型。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讨论、参观、整理资料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最终成果一PPT、研究小论文、手抄报等展现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通过调查研究,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更深入的认识,能积极探究、亲身实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克服了无数困难,本次活动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多方面良好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在化学集体备课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也在不断地完善,多媒体平台、校园网、互联网上网终端等正在成为学校的基础设施,而教师已普遍掌握计算机技术,懂得上网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其他计算机等技术。教师之间建立QQ群,个人博客,和移动公司的校讯通平台等为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集体备课,必须以个人备课为基础,以科组为单位,每周进行网络式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备课教师必须充分研读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而其他教师进行集体讨论以及评价其教学方法,共同研讨怎样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辨析易混点,同时兼顾学生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最后把集体的智慧进行整理共享,上传学校文件系统和个人博客,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除了在网上实时集体备课外,老师把自己平时制作或收集的课件或其他习题等资源上传共享,这样不但把所有老师的智慧发挥出来,备课效果更好,也能减轻老师的负担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和辅导学生[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2:59:33 | 只看该作者

五、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教学是一种淡化教而突出学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一种自我为主体的学习系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师指导和监控下的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应注意“教”与“学”两个要素,尤其是“学”的方面,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以网络学习资源来学习,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围绕学习内容或问题,积极地通过探究、合作或自主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工具对信息进行批判、创新加工,最终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形成自己的能力。
六、信息技术应用的反思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形成了能力。研究和运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计算机只是教学的媒介,不能本末倒置。除了平常教学中动手画一画,写一写,记一记的必要训练,教师仍有必要发扬传统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和优秀教学教法,将学生这个主体激活,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为了使用计算技术而使用计算技术,将传统教育中心的“人为灌输”转换成“机器灌输”等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将计算机技术这个先进技术正确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它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气氛,使计算机技术更充分地发挥出辅助教学的功能,不断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1: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