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同步试题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戴松方
一、选择题 1.(2014年青岛市中考题)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图1 A.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 B.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地球上现在的景象 D.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答案:B 解析:土星到地球的距离 s=1.3×1012m,光速 v=3×108m/s,所以光从地球传到土星的时间: 。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是10m/s,18km/h,450cm/s,1200cm/min,则它们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v丁>v丙>v乙>v甲 B.v甲>v乙>v丙>v丁 C.v甲>v乙>v丁>v丙 D.v乙>v甲>v丙>v丁 答案:B 解析: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统一单位,可把单位都换算成m/s。 v乙=18 km/h=18× m/s=5m/s v丙=450 cm/s=450× =4.5 m/s v丁=1200cm/min=1200× =0.2 m/s 所以:v甲>v乙>v丙>v丁 3.(2014年黑龙江中考题)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2 答案:A 解析: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反映在图像上应该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A正确,BCD错误。 4.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3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图3 答案:A 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很多,本题采用的是相等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0m到70m的三段相同路程中,从计时开始观察秒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发现在三段相等的路程内,运动时间均为10s。由此可以判断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者说在相同的路程内运动时间相等,即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4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图4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利用速度图像、路程图像分析问题时,注意每一点都有对应的路程、速度、时间。本题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方法(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如图5(a),在A、B两点,根据公式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相等,但 s甲大,所以 v甲大。方法(2):路程相等,比较运动的时间。如图5(b),在 C、 D两点,根据公式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但 t甲小,所以 v甲大。 图5 6.(2014年江西省中考题)如图6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图6 答案:B 解析: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越来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7.(2014年广安市中考题)如图7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图7 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 答案:D 解析:A、C是路程-时间图像,A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路程不变;C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这是正比例函数图像,表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D是速度-时间图像,B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表示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加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这两种图像表示方法:s﹣t图像和v﹣t图像,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 8.(2014年泰安市中考题)如图8,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图8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D 解析:①由图像可知,物体A是由O点开始运动,但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所以两个物体不是从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两条图像都是直线,表示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vA>vB。两图像在5s处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即A、B相遇;④在5s内,A运动的路程为5m,其速度为1m/s;B运动的路程为10m,所用时间为2s,其速度为5m/s;所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③正确。 9.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9所示,在图10中分别做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解析:由图1可知,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即乙的速度大。图2中A是路程-时间图像,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多,故错误;B也是路程-时间图像,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多,故正确;C是速度-时间图像,表示甲、乙的速度都不变,即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错误;D是速度-时间图像,表示甲、乙的速度都不断增大,但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大,错误。 答案:B 10.(2014年台州市中考题)如图11是伽利略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表格。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11 A.物体具有惯性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 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距离的增加量与时间成正比 答案:C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容易知道,每一组数据中第一列数据是第二列数据的平方。由计算可得每一组数据中第三列数据大约总是第一列数据的33倍左右,故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C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 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请借助图12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答案: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 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 解析:由a图可以看出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他们所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所以由a图可以表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由b图可以看出他们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但他们所用的时间不相同,所以由b图可以表明:在通过相同的路程时,物体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12.(2014年淮安中考题)如图13所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运动到相距30m的位置时,开始发送和接收信号,自动控制对接,知道相互接触时耗时150s。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 的,且速度为 m/s。 图13 答案:运动 0.2 解析: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位置发生改变,因此是运动的;运动速度为 。 13.(2014年广安中考题)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14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 图14 答案:90 25 解析:汽车速度计的单位是km/h,读出速度值,再进行单位换算。速度计指示的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v=90km/h=90× m/s=25m/s。 14.(2014年南京中考题)如图15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 。 图15 答案:限制车速不超过5km/h 72 运动的 解析: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 由 可得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最快需要的时间: 。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与汽车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标志牌是运动的。 15.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 m/s,人急行通过6m宽的马路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__m处开始穿越马路。 答案:3 30 解析:人能安全穿过马路的条件是:汽车行驶过来的时间至少等于人横过马路所用的时间,即 t车= t人。 。 t车=t人=3s,s车=v车t车=10m/s×3 s=30m。 三、解答题 16.(2014年南昌中考题)如图16所示,甲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乙图中用图像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 图16 答案:二人的v﹣t图像: 二人的s﹣t图像: 解析: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16甲可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 17.长200m的火车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00s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火车穿越隧道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单位。由于路程单位是m,可以将速度单位km/h换算成m/s。 由图17可知火车穿过隧道时通过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与隧道长度之和。 图17 即 s= L隧道+ L车=1000m+200 m=1200m 又 v=43.2km/h=43.2× m/s=12m/s 所以: = =100s。 18.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答案:(1)m/s (2)5m/s 解析:求从家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时只要用从家到书店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求出;求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要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从家到学校所用的全部时间。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6 m/s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5 m/s。 19.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 (1)上海到南京的路程是多少? (2)由上海驶往南京,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可节省多少时间? (3)从上海到南京,D412次动车组比2526次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答案:(1)300 km;(2)2.5 h;(3)60 km/h。 解析:(1)由列车时刻表得出,上海到南京的距离是300 km; (2)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1=5 h, 乘坐D412次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2=2.5 h, 可节省时间t=t1-t2=5 h-2.5 h=2.5 h; (3)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平均速度: =60 km/h, 乘坐D412次动车,平均速度: =120km/h, Δv=v2-v1=120km/h-60km/h=60km/h。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时间的计算,关键知道求平均速度必须先求总路程和总时间,难点是求所用时间,还要学会从列车时刻表找到有用的数据。 20.(2014年宜宾中考题)已知XX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 (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2)如图18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 比正常时慢了△t=0.2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图18 答案:(1)0.45s;(2)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解析:(1)车速 ,由于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匀速行驶,根据车速 v和反应距离 s,可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即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5s。 (2)车速: ,反应时间:△t=0.45s+0.2s=0.65s 驾驶员的反应距离:s2=v2△t=15m/s×0.65s=9.75m 根据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7.5m/s,以及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可求刹车到停止运动车前进的距离: 因为9.75m+30m=39.75m<40m 所以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