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当适量恰到好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2: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当适量恰到好处
陵川县附城小学 张三莉
摘要
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学技术。把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普及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适当、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突破重点和难点,而且还可以创设情景,有效地促进学生感知知识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  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适当   适量
电教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教学。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学技术。把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普及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阔思维,使传统和现代化媒体相互渗透、补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是不是教学中什么时候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怎样让多媒体在教学中用得恰当有效呢,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淡以下观点:
一、多媒体运用要适当。
语文教学重点是导入、讲授、总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重点,找到突破点,感情爆发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渲染。
1、运用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特级老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当时,多媒体并不普及,特别是落后的乡村学校就更难见到运用多媒体设备。于是我就找一些图片,磁带来用在课堂上。记得那时我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用《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这首歌来导入,歌声中我听到许多声音跟着和,还高兴地左右摇头,他们在歌声中确实体会到自己的幸福,但歌声一停我说:“在地球的另一边,遥远的丹麦,有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小女孩,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在大街上卖火柴来养活自己的父亲,同学们,你们想认识这个小女孩吗?”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之后的整节课同学们都充满了对小女孩的同情,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
我在教学《赶海》我课的时候,文中开头引用了《大海啊,城乡》这首歌的歌词,但我没有用它来导入,我直接选了一首欢快的儿歌《赶海》来作导入,同学们歌声中了解到赶海的趣事,于是,急于想从学习中去体会赶海的乐趣。
2、讲授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帮助理解。
记得我在以前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画了一幅图,标出魏、蜀、吴的位置,河流的流水方向,以及当天的风向,用投影仪打出,然后用做好的小船模型进行演示,当时的影像就在学生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学生对这段理解得很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2:48:4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中,学生对“人”字形线路的优势理解不清,于是,我做了一个图示用投影来演示,这样,学生对“人”字形线路的原理就弄明白了。
小学语文《西湖》一文,,是一篇景点介绍的说明文,主要描述了浙江杭州的著名风景区-西湖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那清澈的湖底、秀丽的湖面、童话般的仙境是许多学生未曾见过也难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学中只出现课文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变革和著名景点,刺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让他们领略到西湖的无限风光,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远不能达到的。
  如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如果仅仅从文章标题和教材内容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那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同学们“实地”观察和探访北大荒,可以亲身感受北大荒的秋天,这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在讲解时,若单靠教师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生动,学生也是很难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想象境界,很难理解这段文字,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在教学这一段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边让学生看录像,一边放轻音乐,情景交融,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静静地凝视着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自己就变成了池中的一朵美丽的荷花,不知不觉中已经感受到了课文中所描绘的种种意境,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帮助了学生将平面的抽象文字符号转变为立体的形象的情景,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课堂气氛得到渲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感得到了升华,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在课堂结尾运用多媒体,深化主体,引入高潮。
大家都记得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那年我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前,找了许多冰灾方面的图片,还有牺牲的电力工人的图片,把它们按恰当的顺序组合成序,并配上了《大雪无情人有情》的背景音乐,用在了这堂课的结尾,当时大部分的学生都落泪了,听课老师们也都被深深触动,我眼含热泪,声音哽咽地结束了这堂课。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中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下,结尾我用了《二泉映月》的二胡奏,并配有阿炳在江南水乡,小桥街头卖艺的水墨画图景,让学生更加体会到阿炳生活的艰难,和对他的同情,深层次体会《二泉映月》二胡独奏的思想。
4、.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2:48:52 | 只看该作者

二、多媒体运用要适量。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教学中不能运用多媒体不求实效,只玩花样。 课堂上出现了一哄而上把“好看”当作最高标准的现象,只要界面好看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课堂实效倒被放在一边了。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新生事物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守住我们的位置。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绝不是我们的灵魂。
比如在教学《赶海》一课时,文中有引用歌曲《大海啊,故乡》,而我即喜这首歌,又想用《赶海》这首歌来导入,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只能选其一,要不,就会显歌曲用得太多,反而占用了课堂间,面并没有起到效果,别让语文课变成音乐课。
还有,我听过一位老师讲公开课《天安门广场》,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许多图片,其中有些是这位老师去天安门旅游时专门拍的,他给学生们详细地介绍了天安门的建筑,包括华表、石狮等课文中没有的他都一一作了介绍,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很高,这样的课我也愿意听,但完了只能感到是一场旅游。我认为这位老师更像一位导游!
再如教《邓稼先》一文,有的老师既链接作者及文章的相关资料(包括给学生开出的作者的佳作名篇及获奖情况等),还链接许多专家学者对其人其文的评论和分析等。表面上增加了信息量和课堂容量,实际上游离于课文教学之外的大量无用信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为学生既没对文本阅读和欣赏,也没对问题分析和讨论,认知语文和体验情感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以,我认为只要恰当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突破重点和难点,而且还可以创设情景,将静止抽象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形象的具体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感知知识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师生合作得紧密和谐,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