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诗人高鼎的名作《村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入选小学教材多年的小诗轻快明朗,简单的28个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初春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河堤边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这里面的“纸鸢”是“风筝”吗?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将“纸鸢”直接译为“风筝”,这大致不错,但并不是最准确的译法。据明朝陈沂所编的《询刍录》记载,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人在汉宫中放纸鸢,在放飞的“纸鸢”上安装竹笛,这样一来,随风飞舞的纸鸢就会在空中发出清脆的鸣声,远远听着仿如筝的声音。“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缘笛声如筝鸣,故鸢为风筝”。后来把只有这种会发“筝音”的纸鸢称为“风筝”,不会发声的仍叫“纸鸢”。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制的。2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木鸢。直至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不过这“风筝”和“纸鸢”其中的区别,已被后人渐渐地忽略了,无论发声不发声,现在都一律称为“风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