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5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文市中学  翟运峰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源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创新的舞台,并合理地利用教材和优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目标。因而,数学教学必须改变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重在学生创新意识,技能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源泉。只有学会探索自然规律,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体现创新将是人类创造发明最原始的动力。数学创新意识,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独到性、变通性、灵活性与开拓性,进而形成的个人能动的倾向性。这种个人能动的倾向性,不仅与学生的先天条件有关,还与教师精心培育与正确启发、引导、鼓励有关。因此,教学中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灵活地探索未知,鼓励学生开拓,使学生逐渐形成个人能动的倾向性。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创新舞台
创新是一种高度而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行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1、师生互动,营造创新思维环境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学生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取长补短。新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时,经多媒体展示“观日出”引出数学问题,直线和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通过观看太阳的升起过程,结合教师所提问题,引发自主思考探索,让他们处于兴奋和积极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一个想象空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58:11 | 只看该作者

2、面向全体,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但又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呢?这里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结合平常的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因势利导,设置多个平台,分步到位,化难为易,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教学“旋转”时,要求画“将三角形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的图形”。由于此问题比较简单,可以把这一问题交给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指出将“顺时针”删去,情况又会怎样?由于没有指明旋转方向,先由学生讨论,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顺时针,二是逆时针。这一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的情境,可启发学生的思维。生动感人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教师通过设问、提问、实验等方式,创设能激发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教学“用列举法求概率”时,课前教师可准备一副扑克牌,上课时,将同一花色的13张牌拿出来,然后提出“求从中任取一张牌为5的概率”的问题,这时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纷纷动脑思考,踊跃发表观点。教师在听取学生的讨论后,让学生上台抽牌,亲自动手探索,检验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二、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创新思维
从新教材上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动态的思维情境,创设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各种情形,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启发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与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使学生在动态探索中,其独到、变通与灵活的个人能动倾向性得到培养。
1、对已有数学模型性质进行开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个性的发展
一些数学模型性质是因一些特殊的数学元素成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特殊的数学元素,去发现“新的性质”。如在平面几何复习时,已知三角形三边,可求出三角形的高与三边的关系,那么已知三边,某一边的中线、某一角的平分线是否可求?再如: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时,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对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性开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思维的翅膀
当学生学完某一知识点后,可引导学生利用刚学习的概念、性质等自拟习题并作答,有时可引导学生把自拟习题的范围适当拓宽。如代数问题拓展到几何问题,几何问题拓展到代数问题等,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自由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开拓应用,对违背科学常识的现象给以纠正。
3、对教材上的例习题进行开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学生个性发展
教材上的例习题具有典型性与深刻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例习题揭示其深刻性,领悟其典型性。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完成了七年级人教版第七章三角形复习题七“拓广探索”第9、10题,可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式,使问题更加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58:16 | 只看该作者


原题:第9题: 如图,∠1=∠2,∠3=∠4,∠A=100°
求X的值。
第10题:已知△ABC的∠B和∠C的平分线BE,
CF交于点G,
求证:(1)∠BGC=180°-1/2(∠ABC+∠ACB);
(2)∠BGC=90°+1/1/2∠A
变式一:∠BAC=100°,求∠BGC的度数。
变式二:若∠BAC=2@,你能指出∠BGC和∠BAC的关系吗?
变式三:若EB是∠ABC的三等分线,CF是∠ACB的三等分线,∠GBC=1/3∠ABC,∠GCB=1/3∠ACB,求∠BGC与∠A的关系。
变式四:若∠GBC=1/4∠ABC,∠GCB=1/4∠ACB,请直拉写出∠BGC与∠A的关系。
变式五:若∠GBC=1/n∠ABC,∠GCB=1/n∠ACB,写出∠BGC与∠A的关系(不必写出推导过程)
三、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创新热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热情。
1、注重知识呈现的多种形式。我在设计九年级上册中的《弧、弦、圆心角》时,既借助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进行实践探究。与此同时,我还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数学体验,更直观地发现新知识。在层层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又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弦、弧之间关系的认识。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定义”时,有同学问“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b、c为常数,且a≠0)中为什么要强调a≠0?”于是我趁机让学生讨论,当a=0和a≠0时,有什么差异?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得出a=0,b≠0时,函数为一次函数,只有当a≠0时,函数才是二次函数,这样学生明白了a≠0的道理。因此,教师对学生萌发的创新精神要及时认识,并加以培养,有利于全体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术、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探究3”时,除了教材的解法外,还可提出“此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新问题,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不同的设未知数的方法,进而列出不同的方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真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创造力得到锻炼,学习兴趣更浓了。
“教师的责任在于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新的教学理念正不断地步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应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大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动适应并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