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用“班班通”网络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2: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用“班班通”网络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班班通”网络以它强大的优势,广泛地运用到各科教学中去。小学语文教学为了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种理念,可以结合“班班通”网络的特点,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精彩。经过“班班通”网络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思考,本人发现了“班班通”网络在营造课堂氛围、化解重难点、构建高效课堂这几方面有强大的优势。
关键词:班班通;网络;优化;语文课堂;高效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班班通”的普及、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本人发现,“班班通”在教学中有以下突出作用:
一、运用“班班通”网络营造语文氛围,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朗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也是一些语文课堂中容易激发学生情感,领悟作者思想,化解重难点的地方。伴随着“班班通”网络中音乐的播放和朗读次数的增加,读者的思考的不断深入,在读者的脑海所呈现的画面、情景也不断丰富起来,读者的“情感”也逐渐凸显。
万事“情”为先,以情动人是语文教学一个特点。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以情动人是语文教学一个特点。课上,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发现、体味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独有味道。当然,在朗读前,就要先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合理地停顿、运用语调朗读课文,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碰撞、共鸣。这也为理解文章埋下伏笔。利用“班班通”网络播放的音乐就能很好地铺垫好文章的情感基调。
《冬不拉》这篇课文讲的是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间乐器名字的由来的动人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瞎熊经常伤害哈萨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个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的和瞎熊进行激烈的搏斗,最后杀死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个悲壮的故事讲述给国王听。为了纪念了王子,牧民们把阿肯弹拨的乐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这种乐器的艺人叫做“阿肯”。文中有一段描写阿肯为国王弹奏冬不拉的描写: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有位老师在范读这段文字时,配上了一段合适的冬不拉乐曲,读出了当时的情境,读出了语文味,学生一下子都沉浸在老师的范读中,脑海里不时出现王子与黑熊搏斗的画面。接着,学生练读。练读后,学生配乐朗读,效果非常明显。结果读了几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了。看来,用心、用情读的文字,也利于学生记忆。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他们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事,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起来,轻松愉悦,即使是背诵,也显得比较容易,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还能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这样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结合“班班通”网络,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2:14:59 | 只看该作者

二、运用“班班通”网络化解语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轻松学习
生动化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有研究表明,教育儿童的最好的方法是寓知识于情境教学之中。利用“班班通”网络可以创设出含有光、形、声、色的语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感知的效果,激发学生准备好上课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用“班班通”网络向学生展现历史画面,能非常容易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化解教学重难点。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作者再现了1976年1月,敬爱的周总理的灵车,经过长安街时,人民群众向周总理告别时的感人情景,抒发了亿万人民群众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由于小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在理解上有相当的难度。我运用“班班通”网络,再现1976年1月11日北京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创设了逼真的情境,把学生带入那感人的场面中去,如临其境,引导学生动之以情,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敬仰周总理、爱戴周总理、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激发学生把爱总理、怀念总理的思想感情升华到更高层次,学生流露了真挚的的思想感情。
“班班通”网络的应用使语文教学走向开放,“班班通”网络架起了教室与社会的桥梁,它能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它使学生从固定的教室和单一的教科书中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这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知识;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三、运用“班班通”网络构建高效课堂,指导学生有效训练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班班通”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黑板、粉笔的束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班班通”网络,老师就可节约大量教学时间;练习环节时运用“班班通”网络,能使学生更好的集中精力,同时,教师能迅速出示循序渐进的练习题,有利于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题型的理解。例如,关联词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弄混淆,为了使学生对关联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从网上将常见的八种关联词一一出示:并列、承接 、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并列举了各个关系的代表关联词。接下来,我又出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
1.刘胡兰(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泄露党的秘密。
2.(只有)具有高超的潜水技术,你(才)能到海底探索海洋的秘密。
3.(如果)集体已做出决定,你(就)应该服从集体。
4.星期天,我和小王总是见面的,(不是)我去找她,(就是)她来找我。
练习题一出现,学生们反应迅速,回答踊跃。不知不觉中,既分清了关联词的关系,又进行了这么多的训练,一举两得。随后,我又趁热打铁,出示相关扩展练习,学生们一下子像找到了解题的“秘诀”,发言更加积极踊跃。没想到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将学生常见易混的关联词再次回顾、区分开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原有的单一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分散精力,学生很容易游离教学活动之外,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班班通”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失。在“班班通”网络的优势下,学生像在“看电影”一样专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感受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快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在“班班通”网络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直在前进中,两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和谐。相信随着“班班通”网络的普及、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班班通”网络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将会越来越紧密,课堂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课堂在“班班通”网络的推动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同时会越来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