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4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等优越性。然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老师的认识存在差异,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如何让多媒体的作用发挥最大化,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中老师如何驾驭多媒体设备,对教学内容正确的筛选,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创新课堂  眼睛   心灵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化的社会,也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在生活领域的逐步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多媒体利用声光同步,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使学生耳目一新,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接受。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接受到刺激,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符合小学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它能在多个层面为语文学习提供支持。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直观演示 使抽象形象化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体。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抽象的东西就显得十分棘手。虽然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观,”但如果每个学生都读上百遍的话,我们的小学就该延时了。所以在注重文本的同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记忆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小学语文课文《詹天佑》一文叙述火车是怎样通过“人”字形铁路爬上山一段,让学生自己读懂火车是怎样上山的,这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没有直观的东西,一会儿车头变车尾,一会儿车尾变车头,很难分清。记得当年我上小学时就没有把这里读懂,这也许是我不够聪明,当然有学生是能够读懂的。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读懂就完成了。所以我们还是应恰当地选择一些直观教具做演示,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清火车是怎样头变尾,尾变头,成功地爬上山顶。所以教学本段时,我采用了多媒体:第一步,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山高、路陡。第二步,动画展示火车到达“人”字形铁路,闪烁显示车头、车尾的位置和动力变化。学生结合文字体验技术的巧妙。第三步,观察火车爬上山顶,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情景和画面会在学生 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永远都不会忘记。多媒体还帮助解决课堂重、难点,直观演示,利于深入理解课文 ,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声、图、文并茂,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信息,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率。如《飞夺泸定桥》一课,由于学生对泸定桥的地理环境、结构比较陌生。教学时,我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泸定桥的结构,只有13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只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没有木板。然后播放“震耳欲聋”的波涛声,使学生体会到泸定桥地理位置的险要。此时,再让学生对照课文,讨论为什么称“泸定桥”为天险,适时传出“嗒、嗒、嗒……“的机枪声,更渲染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的气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战,我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形象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47:04 | 只看该作者

   
    二、刺激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
    当我们将一页符有插图的文章放在小学生面前时,他首先注意的是色彩鲜艳的插图,而不是激昂感人的文字。这说明精彩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外活动时,忽然响起校园音乐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欢快愉悦。这说明恰当的音乐可以提神,使学生轻松、愉快。这些效果都是我们课堂教学中需要的。怎样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呢?多媒体可以。因为它拥有色彩明丽的画面,有小学生喜欢的动画,有与画面配套的音乐,还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具备的功能。声、色兼备,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十分精彩且有效。当然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担当教学的主角,一堂语文课不能光为了精彩就像放电影似的,播放一节的多媒体声象。我们应在注重文本的前提下,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它为教学服务。在 《春雨的色彩》一课中,我为了调动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对春雨的感悟,在导语中设计了让学生看着优美的春雨图,淅淅沥沥的小雨沙沙的下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走进了课文联想到小鸟们想在争论着一个有趣的问题,直奔课文主题,很多枝节都在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音乐声中感悟明了,有的孩子还兴奋的跟着音乐一起合着节拍唱起了《小雨沙沙》课堂的气氛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情绪与心也随着这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动听的歌声进入文本和小鸟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们崇敬、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我播放了课文朗读录音,并用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出现了灵车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人们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画面显示灵车缓缓前进的情景,学生感受到那庄严肃穆的气氛;画面显示人们追灵车的情景,这时学生仿佛体会到人们失去总理而撕心裂肺的心情。这样,课堂上声、情、图并茂,相互配合,相互映衬,学生对周总理肃然起敬,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这样的教学,缩短了时间、空间,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

三、帮助欣赏课文,渲染气氛,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   

人的情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进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的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因此在欣赏课文时,使用多媒体,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在指导感情朗读时,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这样可以给学生直观地感受,在优美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下,学生们好似荡舟漓江,“人在画中游”,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美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47:08 | 只看该作者


四、创设情境,以“景”促“情”

古诗以它的对仗、节奏感深受学生的喜爱,读着朗朗上口,理解意思也较容易。由于它字少,没有许多的描述景色,表达情感的语句,所以让学生想象其情景,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就常由老师代劳。所以学习古诗常常是学生半主动,老师半灌输。怎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自赏自悟。 例如:《泊船瓜洲》一诗,诗中有山、有水、有春风、有绿地、有明月、有诗人,这一系列的事物构成了一幅画面。我在教学“悟情”这一环节时,运用了多媒体,先多媒体展示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将学生带上停靠岸边的小船上。在配以舒缓、低调的音乐,让学生在思乡之音中,看一看远山,瞧一瞧春风吹绿的江南岸,望一望头顶的明月,再思一思心中的家乡。在这样的美景中,自己却远离家乡,月儿高挂天空,可月下我孤单一人,明月啊!你什么时候能带着我回到自已的家乡呢?这样学生入境入情,自然会领悟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诵诗歌时也配上音乐,因为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音乐中朗诵不需要老师再讲“要有感情!读出感情”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被感染出感情来的。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最佳时机,恰如其分的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不仅使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推动和促进,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5: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